• 首页
  • 心理咨询
  • 强迫症
  • 抑郁症
  • 社交恐惧症
  • 焦虑症
  • 神经症
  • 图
  • 心理治疗
  • 心理学
  • 心理学家
  • 爱情婚姻
  • 精神分析
  • 心语专栏
  • 心理医生
  • 咨询流程
  • 咨询范围
  • 咨费表
  • 系统治疗
  • 治疗反馈
  • 心语心
  • 爱情婚姻首页 | 婚姻治疗 | 爱情心理学 | 情感障碍 | 失恋 | 婚外恋 | 离婚 | 单亲家庭 | 婚姻咨询 | 吵架 | 专题
  • 当前位置:爱情婚姻首页 >> 婚姻咨询 >>
  • 总是怨恨别人如何化解 (4)
  • 微信及手机号18071122930   转载请注明华人心理咨询网www.xlzxs.net      
  • 心理咨询邮箱362890071@qq.com  网络网上在线心理咨询QQ:362890071
  • 。任何违反平等的举动都是一种怪异而且有时相当阴险的舞步,但它迟早会把我们拉回来面对面,这正是我们目前的处境。
    当我认清一切责任皆在我时,我才算练好第三招,此时我便成了世上通往爱的桥梁。惟有如此,我对爱的呼求才会得到响应。正因我向爱开放了,爱才能由我延伸出去;正因我延伸了爱,它才会重返我身上。
    第四招    对有己负责
    我爱自己的方式之一就是开始对自己的生活现状负责。无论外在的处境如何,都只是内心的一种反射而已。
    我若无法接纳生活现状,烦恼就会生起。有时我会排斥某些人和某些情境,有时则过于依赖某些人或某些环境。“排斥”和“依赖”两者都显示出自己尚未真正
    的接纳。
    接纳自己的生活未必表示不必改变生活,它是一定会变的,这个改变有时是可预期的,有时则无法预期。当需要改变时,就会改变,但是我目前的挑战是在于接纳现状。感到痛苦吗?没关系,我就与痛苦在一起。感到悲伤吗?没关系,我就与悲伤在一起。
    生活里没有“应该怎样才对”,只有“当前的状态”, 这样就够了。若觉得光这样似乎不够,或者太多了,那是由于我们旧有的看法在作祟。我们的信念不过是一种看的方式,而它们一向有待修正,因为我们一向都是透过渴望或恐惧去看事情的。
    灵修最重要的就是让一切真实显现出来,既不诠释,也不美化,更不批判。这不让小我(ego)心脏病发作才怪。想象得出小我不批判、比较、诠释的情形吗?那么它还能做什么?除此之外,它什么也不会。
    目前我们需要练习的,就是看到小我在批判和诠释,却不加以抑止,因为一旦试图阻止小我的批判,你便已制造出另一种批判了。因此,我们只是接受小我做它该做的事,只要看住它即可,那不过是我们内在受伤的小孩正在哭求关心,他渴望爱,却不知如何要求爱,只会唠唠叼叼地抱怨着。没关系的,朋友!你听清楚了吗?活在小我里是没关系的,因为我们全都活在小我里!我们百分之九十的时间都是处在欲望或恐惧之中(我们己说过,欲望只是另一种形式的恐惧而已),我们全都如此,没甚么不好意思的。
    认清自己当前的真相,我们才能成为生活的见证。见证就是活在当下,观看心灵之舞。除非我们让它尽情舞出自己,否则它是不会停止的。所以,“观”成了一种灵修,一种发自心灵深处悲悯自己和别人的修持。
    你看,我们有甚么,这就是我们所有的一切了,不必设法除去任何东西,也无需设法为它加料,只须与它同在,直到了解它为止。我们愈了解欲望和恐惧,就愈不受它们的控制,那不是因为我们做了什么事,而是经由练习之后,它自然而然发生的。
    请不要忘了,我们的目标并非改变世界,甚至不是改变自己,而是改变对世界和对自己的认知。我们的目标只是用爱的眼光代替恐惧的眼光去看而已。这是一种不同的观看方式,一种更客观的观看方式,一种不执着于肉眼所见的观看方式。那正是我们的修持,它与许多传统修持法是相通的。
    所以,自我负责即是接受自己生活的现状,换言之,我不必浪费精力去改变生活的外在形式,也不再等待别人的鼓励,作为自己改变的动机。果真有所改变,它必然出自内心,来自于耐心且诚实地活在当下的结果。
    面对负面处境的最佳方法,并非逃离它,而是正面穿越过去。它之所以显得如此负面,乃是因为我忘了自己和兄弟姊妹们的纯洁无罪。为何要因自己和别人的恐惧而坐立不安呢?
    我看到的任何事物绝不是我所想的那样,我所看到的一切毫无意义。恐惧是我根据过去记忆所作的诠释而产生的,其实任何时刻都是全然完整且自由的一刻,就在这一刻中,我重新有了选择的机会。我究竟犯了多少错误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不再把它们扛在身上,即使我以为自己还扛着它们。每一刻我都有选择的自由,都有对自己生活负责的自由。
    让我怀着耐心和信心向前走。不论走上哪一条路,我必会找出它通往何处,即使闯入死巷,也不是一种损失。没有一条道路是最后的路,每条道路都会带来我们注定该学的人生课程。当所有的课程都学完了,就不再需要任何路,也不再需要任何形式了。
    活在小我里,时时刻刻都在欲望或恐惧中造境,但即便如此,也没有关系。那就是我的现状,我对此负责。我不必改变任何事,只需察觉自己正在做的事就够了。
    第二要诀:找回你我平等之处
    找回“你我平等”的关键,即系于我们个人如何练习自我负责。只要我们对自己的生活负责,就不会把不适当的期待加在别人身上,或把不必要的重担揽到自己身上。
    正如我练习自我负责时仍然常常犯错,同样的,在人际关系上我也难免犯错。我会在这件事上承担过多责任,在另一件事上却不够负责。在这件事上,我也许捞过了界;在另一件事上.却裹足不前。当你需要自己决定时,我却急着替你作决定;当我该自己决定时,却又让你来替我作决定,于是权责本应分明的那条界线,便因而模糊不清了,最后遂沦入心理学上“暴力”(abuse)以及“依存共生”(co-dependence )这两种下场。
    我发现自己不断失去与别人平等的意识,我在此处被人捧,却在别处受人贬,不论哪一种待遇,都让我觉得不对劲。我渴望与大家平起平坐、面对面平等相待,但若要达此境地,惟一的方式便是对所发生的事负起责任来。
    此刻,我感到被你伤害,但我了解你不是造成我受伤的主因,我的伤在你碰触到我这敏感地带以前早己存在。或许,我对你生气是因为你令我失望,但你并不是造成我失望的主因,而是我对你的期待构成了我被排斥的感受,而你正好路经我这一程。你像一面镜子般地出现,让我看清自己的期待是有问题的。我无法改变你已做或未做的事,但能改变我对你的期待。
    我既然无法改变你,那么我惟一能做的只有接纳。我若不接纳你的真相,就会失去自己内心的平安。
    耶稣说:“己所欲,施于人。”这是最根本的灵性修持,它和自我负责同样重要。只要你批判别人,你就干扰了自己内心的平安,因为你作的任何批判都会变成自我批判。你若接纳了别人,就等于祝福了自己,因为你所施予的必会重返自己身上。
    重要的是,你该了解:任何想法都会返回原处。投射只是幻相,我憎恨你身上的某个特质,但那个憎恨仍留存于我内。我以为憎恨已跑到你身上了,然而惟有你接收下来,才会如此。你若根本没有察觉到我的憎恨,它就粘不住你。
    任何想法都会返回原处。我无法面对你,那是因为我无法面对自己;我认为你应该受责备,那是因为我还没准备好面对自己的愧疚。
    在生活中,我对别人的任何反应都是我的一面镜子。我在你身上看到自己无法接受的一面时,等于告诉我,那正是我不愿意接受自己的部分。凡是你无法满足我所期待的,无异于提醒我,那正是我必须给予自己的。
    任何人际关系若非为我们订制了一个学习环境,就是订制了一个自我折磨的环境。我若能从你眼中看清自己,表示我确实有成长的愿心;而如果我所看到的全都是你的毛病,表示我已经拒绝了一个放下自我怀疑的机会。
    我一向把你当成我无法成长的借口,但是这样并无法改变任何事情。无论我如何诿罪于你,我的成长终究是我自己的责任。你若笨到接受那根本不属于你的责任,不过显示出你也有必要去学习如何只为自己负责。婚姻关系中,不论谁强势,谁弱势,都有相同的人生课程,他们所演出的不过是同一场戏的正反角色而已。道家有一种说法:对立的两端并不像我们所想的那么遥远。
    所以,找回你我平等之处就等于在练习失去平等,失去平等就等于练习找回平等。不信的话,你不妨问自己:“若未曾失去,我怎么可能找回来呢?”如果没有失去的感觉,就没有什么东西可找。若有失去的感觉,那么它必定来自记忆里那从未失落的一刻,“如果不曾拥有,我怎么可能失去呢?”
    平等是真实的,不平等才是假的,但是藉由不平等,我才能学习平等。当我真正了解平等时,就会明白它其实一直都存在着,我并未曾失去过它,我只是误以为失去而已。
    “以为我已经失去了”以及“明白我从未真正失去”, 涵括了宽恕的整个内涵,也就是从第一招“承认我在生气”,到最后一招“对始终存在的内在平安敞开心灵”。当我了解到没有什么好宽恕的,我才会知道我终获宽恕了。《奇迹课程》说:“凡是真实的,不受任何威胁;凡是不真实的,根本就不存在。”
    我从未失去自己的纯洁无罪,我的兄弟姊妹亦然,我们只是在一刹那,或是一、二天,甚且一辈子失去它似的。然而,时间的长短并不重要,因为只要我们清醒过来,那个梦就被遗忘了。活在幻相里,不会使你变坏,只会延续你的痛苦。当你准备好时,你自然会放下那个痛苦。你一旦这么做了,那么你苦过两分钟或十年都不重要了,因为它已经不存在。
    把这份理解应用在我们的人际关系上,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物质世界的种种以及我们对世界的看法,都是我们自己加上去的;同样的,我们的人际关系和所有喜怒哀乐也是我们自找的。或许我们还没准备好去看清这一切不过是一场不平等的梦魇。只要我们一生气,那就是我们的世界。
    所有的痛苦都是因为我们着眼于某些根本不存在的东西,而我们之所以认定它们存在,是因为我们的想法与信念老是在某些特定的人或境上绕不出来,更因为那些人或境都陷于同一个关系里,使我们更加肯定自己的观念是可靠的。其实,这样做,不过是招募了一堆新角色,使事情更戏剧化、复杂化而已。
    因此,我们必须认清一个事实:我们都在编导自己的电影,而且我们在银幕上所看到的一切,都是自己潜在意识的反射。然而,同时我们也必须明白,我们的电影并不是惟一的一部。在我们电影里出现的那些演员或技术人员也一样在编导他们自己的电影,我们也在他们的电影里扮演某个角色或摄影师。你可看过黑泽明(Akira Kurosawa)的电影“罗生门”,它即曾以极其悲悯而抒情的手法表达了这一观念。
    我们之间虽无绝对的界线,但除非我们承认自己经验的有限,并尊重别人的经验,否则我们是不可能合一的。我们不必同意彼此的意见,但务必彼此尊重。只要彼此相互尊重,我们是可能达成某种程度的协议。缺少了尊重,亦即缺少了“健康而合理的界线”,那么协议就成了强迫性的了,而“被迫的协议”是多么讽刺的名词。
    找出彼此的平等,就是承认观看事物的角度有很多种,而我们知道的只是其中一种而已。倾听别人,尊重他们的想法和经验,能帮助我们向更广大的实相开放,能使我们打开观念的牢狱,而自由地走向光天化日。它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知识的有限,使我们得以迈向未知的世界,不论是踽踽独行,或是携手并进。
    第五招    放下自我批判与内疚
    有意无意之间,我常会打击自己,我可能会认为自己是在攻击你,这不过是种幻相而已。当然,有时你也会掉进这个幻相,而予以反击,这就是世界的运作方式,然而,事实上,我无法攻击你,只可能攻击自己,因为我投射到你身上的每件事都会回到自己身上。思想本身是一个完美的回力棒,它总是返回投掷者的手中。
    那绝对不是惩罚!很多人,甚至那些相信因果轮回的人,都不了解:没有人会因自身的罪而受罚的,他只是收回自己施放出去的东西而已,如此,他才能觉察它的存在。若他放出去愤怒,愤怒就会返回他身上,因为他必须对自己的愤怒负责,他必须收回自己放出的一切。惟有如此,才有释放它的机会。
    这法则相当简单,我们不必为此而相互攻击,也不必说:“你又来这一套,混蛋!我知道你会遭到报应的。”我们不必代天行道,没有人要我们扮演神的角色。我只须了解;我们会继续犯错,直到我们学会自己的课程为止。我们会不断把各种正面与负面特质投射到别人身上,除非我们愿意承认那些正负面特质原是我们自己的。我们将不断攻击别人,直到我们看清自己的攻击为止。
    承认自己正在攻击别人,才能制止这个恶性循环,我说:“好吧,愤怒,我知道你属于我,我不必再假装下去,把你当成别人的问题。”这并不是说,我不再表现愤怒。若有愤怒,我有责任把它表现出来,但我必须明白那愤怒是我自己的愤怒,这样我就不必发泄出去,逮住一个内疚很深的人来接收我的愤怒,然后他再以某种沉默怨怼的方式丢回给我。
    我对那个愤怒负责时,就会了解我攻击的对象是我自己,而不是你。而且,我不会迷失在自己的投射里,或至少在我负责的那一刻,我不会迷失了自己。目前,

  •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薄 腾讯微薄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 搜狐微博 天涯社区 猫扑推客 MSN 和讯 网易微博 百度空间 新浪博客 Myspace 谷歌 复制网址 更多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心理治疗电话:02784530206手机及微信18071122930

    国家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QQ362890071

    MSN:www.hrxl.cn@qq.com

    skype帐户:www.hrxl.cn

    微信及手机号18071122930

    【面询请电话或QQ提前预约时间】电话心理辅导时间:中国大陆北京时间

    上午9:00—12:00、下午13:00—18:00、晚上19:00—22:00

    症状是心灵的语言——心语!


     


     
  •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xlzxs.net/hunyin/aiqing9823.html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 心理辅导电话02784530206微信及手机号18071122930  心理咨询QQ:362890071  MSN:www.hrxl.cn@qq.com
  • 各类心理障碍电话心理辅导及心理疾病的网络心理咨询


网上心理医生心理治疗在线联系方式QQ362890071

MSN:www.hrxl.cn@qq.com

skype帐户:www.hrxl.cn

手机及微信号18071122930

【面询请电话或QQ提前预约时间】电话心理辅导时间:中国大陆北京时间

上午9:00—12:00、下午13:00—18:00、晚上19:00—22:00

心理咨询电话:02784530206
  • 最新爱情婚姻
  • 总是怨恨别人如何化解
  • 不要指望去改变对方
  • 丈夫总是责怪自己
  • 总是生气对爱人发脾气
  • 只喜欢比自己大很多的成...
  • 稳定的性格才有稳定的婚姻
  • 热点爱情婚姻
  • 不要指望去改变对方
  • 总是怨恨别人如何化解
  • 推荐爱情婚姻
  • 相关爱情婚姻
  • 宽恕怨恨

心语心理咨询电话及微信18071122930  面询请提前电话或QQ预约时间  心理诊所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鹦鹉大道373号

 

滨江怡畅园11-2-1202         网上在线心理医生QQ:362890071

 

MSN或邮箱mailto:www.hrxl.cn@qq.com  公交:61、524、558、598、720、727、728、704、559、580倒口南村站下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欲转载请注明www.xlzxs.net 心理咨询师神经症心理辅导在线心语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网  鄂ICP备1101398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