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心理咨询
强迫症
抑郁症
社交恐惧症
焦虑症
神经症
图
心理治疗
心理学
心理学家
爱情婚姻
精神分析
心语专栏
心理医生
咨询流程
咨询范围
咨费表
系统治疗
治疗反馈
心语心
爱情婚姻首页
|
婚姻治疗
|
爱情心理学
|
情感障碍
|
失恋
|
婚外恋
|
离婚
|
单亲家庭
|
婚姻咨询
|
吵架
|
专题
当前位置:
爱情婚姻首页
>>
婚姻咨询
>>
总是怨恨别人如何化解 (19)
微信及手机号18071122930 转载请注明华人心理咨询网
www.xlzxs.net
心理咨询邮箱362890071@qq.com 网络网上在线心理咨询QQ:362890071
平安幸福吗?”答案若“是”,你已经在天堂了,无庸他人操心了。 若“否”,他会追问:“为何不?”
你可能列出满满三十页不快乐的原因,但他只是单刀直入地追问:“有什么好不快乐的?”你慢慢会发现,你所列出的那一大串不快乐的原因,都无法答复他的问题,因为你其实现在就能选择幸福快乐,没有任何东西阻挡得了你,除非你自甘觉溺于过去,不愿抽身而出,重新选择。
无论哪一种老师,惟一能为你做的,就是反问一声:“有什么好不快乐的?”他无法告诉你该做什么,或不该做什么,因为做与不做,都在于你,那是你的责任。他惟一能做的,只是鼓励你此时此刻为自己的不快乐负起责任。
告诉你该做什么或不该做什么的老师,都可能有违灵性的成熟。真有智慧的老师,只会提出一针见血的反问,很少给人直接的忠告。
不吝惜你的爱
给予别人所需要的爱,你心里的爱自然就随之加深;你若吝惜付出爱,那么,爱对你也会显得愈来愈疏远。
当弟兄以不当的行为博取你的关注时,常令你厌烦不已,恨不得一走了之,因为你知道你不可能满足他的需求。然而,你若转身离去,表示你不愿付出你的爱;而你不愿付出的爱,正是你所不愿给自己的爱。
弟兄想要的,不过是你的爱,只是不知如何求得而已,因为他早已迷失,不知道什么才是爱,所以才会向你索求金钱、性,或形形色色的替代品,甚至还会设法操控你,借之满足他的欲望。
你当然不希望受他玩弄,也不想过于迁就而让他得寸进尺;然而,毕竟来说,你也不愿完全拒绝他。那么,如何才是中庸之道呢?你可以怀着爱心对待他,给他真正想要的爱,而且毫不勉强地给出你所能给的,无须担心自己能否满足他的需求。
换句话说,让他知道,你愿意爱他,只是必须对他操控的企图说“不”而已。当你说“不”时,并没有将他逐出心外。你没有批判他,也不会弃离他,只是拒绝扮演受害者或迫害者的角色而已,你是用爱来回应他恐惧的心态。你的态度是:“不!朋友,我无法给你所要的东西,但我会找出一种双方都受惠的方式来协助你。我不会拒绝你,但也不愿贬低你的能力。你对爱的需求,就像我的需求一样重要,我一定尊重。”
这是相爱之人彼此应有的对话方式。他不会说:“我愿意为你做任何事。”而是:“我将找出一个有利于双方的方式协助你。”如此,爱人者与被爱者才可能平等相待,真诚表达出彼此的关爱。
明白这一点,对你很重要。因为很多人认为,拒绝别人的要求是一种缺乏爱的行为。事实不然。不要让人一味予取予求,而压抑了自己,或忽略了自己。爱,是不需作任何牺牲的。
另有些人则认为,必须拒绝每一个人,才能充分保护自己。那样想,更是大谬不然。对每个人都说“不”,只会让你害怕亲密关系。当你处处跟人保持距离,不论显现于行动上,还是隐藏在心里,都是一种极端恐惧的表征,那绝非是爱。
请反观一下自己,你一向是如何拒绝别人而保全自己的,或你是如何拒绝自己来保全别人的?这两种态度,同样否认了人际关系的尊严与亲密感。惟有知道尊重自己的本色而活出尊严的人,才可能建立亲密关系;也惟有知道尊重别人本色而仁慈相待的人,才有办法活出自己的潜能。如果你无法给出真实的自己,表示你无法去接受;如果你无法接受别人的真实面貌,表示你也不懂得去给予。
双方都不需要委曲求全,也不该接受对方的玩弄。当你觉得受到侵犯时,必须说“不”,然后宽恕对方的无礼。然而,不要过于执著这个“不”;这个“不”,只是针对他的行为而已,并非表示你拒绝回应对方爱的呼求。先宽恕对方的侵犯,然后再心甘情愿地给予爱和协助。
试著静下心来,练习一下,把你对操控所说的“不”,逐渐转变成对爱所说的“好”;再将你对爱所说的“好”, 逐渐转变为你对操控所说的“不”。仅仅以平等心态来尊重自己和别人,不要攻击,免得白己沦为受害者;也无须防卫,免得自己又变成攻击者。
用爱来取代你所有的怨尤。你若觉得受到攻击,就对攻击说“不”,但不要反击回去。你一旦身不由己地回击的话,那么,不妨正视一下自己的反应,然后修正过来就行了。切勿把你的内疚延续成下一个攻击,如此,你当下便已把问题扭转过来了。
你给予愈多的爱,就会引来愈多的爱,因为你的爱会把你道入爱的磁场;你的付出也一样,会将你道入更形富裕的磁场。
你必须学会对别人所需要的爱说“好”,你愈习惯这样做,他对你的态度就愈不受恐惧所驱使。你若想要消除暴力,首先,不能让那可怕的人更加害怕,而要设法把你的爱和协助传递给他。爱有拯救的力量,而恨只会诅咒。
除非你在现实生活里练习去爱,否则你很难明白爱的力量有多大。不要把敌人逐出你的心外,试著把他们接到心里来,那样,他们就无法与你为敌了。
每个人都需要爱,都渴望别人的接纳,给他这个,他就不会害怕了,给他这个,他就不会攻击你了。
时候到了,你该已明白:你舍不得给别人的东西,也会舍不得给自己,因为他和你不是两个分立的个体,惟有认清他的真实价值,你才能由衷肯定自己的价值。
爱 的 漫 步
当你的弟兄攻击你时,你明白,那是因为他感受不到你的爱。他若感受得到,就不会攻击你了,所以不必急着反击回去,只须设法提醒他,他一直是被爱的。
下面这个简单的练习,散步时可以做,而且多多益善。
在心情欢畅的那一天,请走出家门,到社区去散一下步吧!一路上,如果看到悲伤或生气的人,请用一个简单的方法提醒他,他是被爱的,给他一个微笑、一朵花、一个气球、一片三明治、一杯咖啡,甚至唱一首歌,或朗诵短诗给他听,并对他说:“这是特地送给你的,祝你今天过得愉快。”
在你心情沮丧的那一天,也去做同样的事。如此,不断地尝试,反复地练习,它会带给你惊人的成果。实在说,世上没有一件事,会比提醒别人和自己原是被爱的这一事实,更令人兴奋欢悦的了。
请记住,一个感受不到爱的人,是无法给予爱的。因此,你只有一个责任,就是去感受一下藏在心里的爱,并帮助别人也感受到它。不妨想象一下这样的世界:每个人都明白自己惟一的责任,只是给予爱和接受爱。朋友,这个世界,就在你的身边。
在你的生命感到有所欠缺之处,那就是最需要爱的地方;当你感到某种不满足之际,那也往往是你吝惜不给别人爱和支持的时刻。
别再吝惜你的爱了,随缘施予,你就会领受到无限的爱,那原本即是上天恩赐的权利。
当你感到被爱之时,试试这个练习,看看有何结果;觉得被人冒犯时,也做一下练习,再体会它的结果是如何。
实验一下吧!蛮好玩的,别在乎练习的外在形式,只要你有心去做,机缘自会出现的。
外 境 之 幻
所有“客观”的现实,若非经过你主观的同意,根本无法存在。但我们若朝“同意”的内涵追究下去,就会发现,它有如一层一戳即破的薄膜,演盖在你所认定的世界上。在那层薄膜下面,其实,谁也不会同意谁的。
任何发生的事件,都有它的机缘与天意,只要你一介入其中,设法赋予它你一己认定的意义,天机就隐身而退了。只要你认为自己知道这事的意义,就再也无法真正了解它了。
若想了解一件事情,需要一颗充满感激和同情的心,你必须跟那个情境同步而且同理一会儿,它才会自动向你显示它的意义,那绝不是靠头脑想出来的。
理性通常会先作判断,再向外寻找一些证据来支持自己的立场。可以说,整个世界就是由接受判断和反对判断的人所组成的。处在这样的世界里,怎么可能没有竞争、斗争和贪婪?
你也许不敢追问;没有判断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我的朋友,这才是惟一值得提出的问题。
但现在,你能提出这个问题吗?你能否自问一下:“如果不由我来评判自己的生活,不知我这一生会活得如何?”你必须把外在事件和你的评判分开来看,才可能明白此事。
若想了解事件的“真相”,你必须放下你的判断,单纯地与它同在,才可能深入其中。这方法适用于任何日常事件。例如:你若刚被诊断出罹患癌症,那么,试着与癌症同在,然后再认清你自己对癌症的看法,不管结论是正面或负面的,那都是你自己的诠释。换言之,是你在决定它的意义。
不要自行决定某些事情的意义,让它来呈现自己吧!你只需与它同在,随之俯仰吐纳一番,释放你对它的成见,才有机会了解它的真相。不论你是否能够具体说出自己的感受,都无关紧要,时机一到,某种慧见自然会进入你心里。
事件的意义或目的,其实一直都埋藏在你心底,要找出那些意义,你必须往自己内心去看,你若一味向外探求,想从所谓的“客观”事件中找出它的意义来,只是浪费时间而已。
通常,你最先想到的,就是向别人请教,向专家求助,一个意见还不够,还要找第二个或第三个意见。
老实说,听了第三个意见之后,你是否觉得比第一个意见更清楚了呢?请教专家之后,真的让你茅塞顿开了吗?让你心情平安一点了吗?若是如此,你最好小心!因为用别人的诠释来取代你自己的,不但不能帮你理清真相,反而可能引你步入歧途。
若想深入问题的核心,你必须先清除自己所有的诠释,而单纯地深入其境。当朋友对你说:“我有答案。”不妨礼貌地辞谢他们,他们的答案,可能也跟你自己的评断一样,百害而无一利。
你只要承认:“我不知道这件事的意义,我愿给自己一些时间慢慢了解。这件事会发生在我的生活里,必有一个无上的智能在主导,而我愿意相信,它必会启示给我这事的意义。”
这是你所能做的最好响应,也是爱的响应,它能释放你和你身边的人,让你不再冲动地判断、解释,或急于将问题合理化。
这样说,并不是要你拒人于千里之外,相反地,你该邀请他们进入你的生命,让他们握住你的手,凝视他们的脸,感谢他们的关心,并让他们知道:“我这儿没事……我只需要更深地去面对某些问题而已。”
放下批判和诠释,原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你若觉得困难重重,表示你已忘记怎么“活”(to be) ,才会把生命里原本最容易的事,变成一套极其复杂的修行功课。其实,你随处都能找到各式各样的法门,教你怎么“活”或“临在”(to be) ,然而,一落入方法,你就已经从“活”转变成“做”(to do)了。
奉劝你,放下所有的方法吧,它们全非必要,你只要停止批判、解释、推测和概念化,放下所有“非临在”的作为,自然活得生机盎然。然后,你才能从表面看来杂乱无章的事件中,看到天恩所在,那时,你将明白它的意义,并为此庆幸不已。
这个意义一旦呈现眼前,你就不会畏惧自己今生今世的任务。但你若还企图强迫生命绽放,催促它开花结果,它就无法启示原有的意义了。
所以,耐心一点,对自己宽容一点,你生命的喜悦和美丽就在当下,一切都唾手可得,你此生的任务也会在这一刻完全展现出来。
不要从经验之外寻找意义,只要信任事情的真相,与它坦然共处,如此就行了。这是我所能给你的最深教诲,因为,仅仅这样简单的练习,就足以粉碎所有遮蔽真理的障碍。
奇迹——有为之终,无为之始
你在有生之年,愈想有一番作为,对死亡的恐惧就会愈加强烈,因为死亡是一切“有为”的终点,你所有的想法,以及跟别人言行与情绪的互动,也不得不到此结束。死亡是个体生命的结束,身体及有限的心识,到此都一并告终。
然而,你一旦超越了形体的存在,所有起心动念、计划、梦想等心识活动都停止之后,反而更能扩展心灵活动,为什么?心的本质原本是无量无边的,不受时空限制,超越一切有形界限。你在世时,为了迁就个人或群体的有限时空,只能经验到心灵的一部分能力,还有其他心灵活动,是远远超越你的理解及觉知的。
死亡,结束了个体主观的心识活动,也结束了你所熟悉的沟通方式,因为你的沟通方式,一向都是局限在两个分立的心识之间进行的。这种沟通经验,其实非常虚幻不实,我们甚至可以说,那是一个无限境界的极其有限的呈现。凡是有过濒临死亡经验的人都知道,在这个知觉世界之上,还有一个真正的实相。在那个世界里,沟通是瞬间而全面的。换句话说,在那里,每个人都知道你在想什么,但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薄
腾讯微薄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
搜狐微博
天涯社区
猫扑推客
MSN
和讯
网易微博
百度空间
新浪博客
Myspace
谷歌
复制网址
更多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心理治疗电话:02784530206手机及微信18071122930
国家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QQ362890071
MSN:www.hrxl.cn@qq.com
skype帐户:www.hrxl.cn
微信及手机号18071122930
【面询请电话或QQ提前预约时间】电话心理辅导时间:中国大陆北京时间
上午9:00—12:00、下午13:00—18:00、晚上19:00—22:00
症状是心灵的语言——心语!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xlzxs.net/hunyin/aiqing9823.html
[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
15
] [
16
] [
17
] [
18
]
[19]
[
20
] [
21
]
心理辅导电话02784530206微信及手机号18071122930 心理咨询QQ:362890071 MSN:www.hrxl.cn@qq.com
各类心理障碍电话心理辅导及心理疾病的网络心理咨询
网上心理医生心理治疗在线联系方式QQ362890071
MSN:www.hrxl.cn@qq.com
skype帐户:www.hrxl.cn
手机及微信号18071122930
【面询请电话或QQ提前预约时间】电话心理辅导时间:中国大陆北京时间
上午9:00—12:00、下午13:00—18:00、晚上19:00—22:00
心理咨询电话:02784530206
最新爱情婚姻
总是怨恨别人如何化解
不要指望去改变对方
丈夫总是责怪自己
总是生气对爱人发脾气
只喜欢比自己大很多的成...
稳定的性格才有稳定的婚姻
热点爱情婚姻
不要指望去改变对方
总是怨恨别人如何化解
推荐爱情婚姻
相关爱情婚姻
宽恕怨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