辍学后,小芸不能再住在学校里了,刘强也不能为她再做些什么。她和刘强就这样分开了。
拿着家里给的有限的生活费,只够支付她的房租。小芸觉得自己该找份工作了。很快她在一个电器公司找到了工作,职位是销售部的业务助理。小芸很快又和带领她工作的业务主管小唐进入了恋爱状态。
小唐总是带着她去拜访客户,工作上手把手地教她,虽然他远没有刘强斯文和帅气,但是小芸觉得他能给她安全感。于是小芸和小唐同居了。小芸为他做饭、洗衣、打扫房间,照看他的生活起居。他俩一起上班、下班,一起吃饭。小芸全心依赖着这个其貌不扬的男人,因为她觉得他给了她家的感觉,就像当初她信赖刘强一样。
小芸的工作还算出色,在经过了3个月的试用期以后,小芸自己开始做业务了。但是,到了月底,她发现她做的销售指标全都划到了小唐的名下。
小芸问小唐:“原来我实习的时候,我做出的指标算你的,现在我独立工作了,我的指标为什么还要算在你的名下呢?”
小唐回答说:“这个月我的指标没有做够,不但奖金没了,还可能会被开除。你和我还分什么彼此啊,你的指标就是我的指标嘛。”
小芸问:“如果我被开除了呢?”
小唐笑着说:“那你就留在家里做饭吧。”
这句话让小芸不得不反思自己的付出了。小芸突然觉得小唐非常自私,她愿意为一个男人做一辈子的饭,但是那个男人要真正为她着想。
小芸决心找机会离开小唐。在一次宴请客户的年会上,她认识了年轻有为的建筑工程师李新,两个人聊得很开心。第二天,李新就打电话给小芸,约她一起共进晚餐。小芸感觉到了李新对她的迷恋,她从这个有前途的年轻人身上又看到了新的希望。
两个星期以后,李新向小芸表达了爱意。小芸感到很开心,她终于等到了李新向她表白的这一天。她对李新说,自己愿意为他做一切,从洗衣做饭到帮助他打理工作,因为他就是自己等待已久的人。
从那个晚上开始,小芸再也没有接到过李新打来的电话。她打电话给他,他也总是说很忙,没说两句就匆匆挂上了。
小芸很迷惘,为什么每次付出这么多,受伤的却总是自己?
案例一:越付出越受伤(2)
心理分析
小芸想要找一个爱她的男人并愿意为他付出,料理家庭事务,正如很多女性的最大愿望是找到一个如意郎君,这种人生道路的选择本身没有错。一个女人有权选择是做一个家庭主妇还是事业女性。今天的女人并不是说一定要和男人一样在事业上有成就才算是实现了自我。所谓女权主义后来被异化为女人要在政治、经济上都和男人两分天下,其实这本身就是女性对自己性别的自卑与否定。女权主义的实质是倡导女人在发挥自身性别特质的同时,对这种特质的自尊与自信,做家庭主妇不是做某个男人的附属品,她还是她自己,一个以女人角色与男人相处的独立的人。
而小芸想要的角色显然不是这样的,从她付出的方式就可以看出。
“交付自己”是自身价值感缺失的表现。
小芸付出了那么多为什么总是会受伤和失望?这是因为她付出的不是爱,而是她的一切,这无疑是男人们承担不起的。
对于刘强、小唐,小芸选择的方式都是搬到他们那里去住,为他们料理生活并且时时和他们在一起,她的付出确实是全身心的,在这样的状态下,她觉得自己的一切都不用操心了。结果与刘强在一起的时候,她的成绩直线下降,屡屡不及格直至收到了退学通知书,刘强没有想到小芸的付出也包含着她对人生责任的全盘放弃和交付,他不知道该如何应付,迫不得已之下小芸选择了离开。
与小唐在一起的时候,小唐把她当成了自己的私有财产,甚至把她的销售指标也划归自己名下,事实上,他就算是愿意让小芸在家里为他做饭,由他来养活她一辈子,他也不可能承担起她的人生。这个世界上没有谁能够承担另一个人的人生,小唐没有认识到这点,或者他只是理所当然地接受小芸的付出。
小芸寻找的是一个保护人,一个足够强大的拯救者和施与者,她的付出只是自身价值感缺失的表现,并非来自爱的温柔,而是来自不能确定自身角色的恐惧。“付出”是她对抗恐惧的一种自我催眠,在为另一个人料理生活和与之形影相随的过程中,她暂时忘记了孤独和害怕,获得了“迷迷糊糊的安心”。
恋父情结造成的心理问题种种。
小芸过多的付出与她的恋父情结有关,即埃勒克特拉情结。对于小芸来说,父亲曾经是她童年的整个天空,代表着保护与陪伴,因此小芸对父亲有一种完完全全的依赖。
骤然离开父亲,小芸很难独立生活,她把和父亲的关系模式自然而然地嫁接到了对她表示好感的男性身上。她想寻找的是父亲的替身,她的付出是想把自己重新交付到父亲的怀抱,这种完完全全的依赖是男友这个角色承担不起的。
小芸一味沉溺于寻找父爱的替代,她用“付出”来讨好可以给予她庇护的男友,因为她只能在保护人的肯定与施与中看见自己虚幻的影子。
在我们身边,有不少像小芸这样不停去爱、不停付出又不断受伤的女人,从一个男友走向另一个男友,从一个港湾漂向另一个港湾,像是无根的浮萍。她们常常为男友而改变自己甚至换一个男友就会因为对方喜好的不同彻底改变自己的装扮和形象。
没有自我的“付出”并不能让女人更可爱。
小芸的“付出”是否使她更有魅力呢?虽然这看似是男人喜爱的“贤惠”、“温顺”的品质,其实不然。
爱情应该是相互的独立、自尊和彼此的尊重与给予,这是一种自信而从容的感情,来自双方的互动。付出,则是一个本身就令人感到幸福的行为,不是为了得到才付出。
小芸和男友们的感情模式完全不是这样,也许从冷静的角度来考虑,她并不爱她的男友们,只是当时他们正好在她需要的时间出现在她的身边。而她“付出”的背后“托付人生”的交换意味显得如此沉重,久而久之,男友们都会感到疲惫,甚至会被吓跑。
一个女人最值得爱的地方不是她的“付出”,而是她自身的人格魅力。
案例二:“女超人”的失落(1)
经历者化名:菲儿
性别:女
年龄:35岁
职业:私营服装企业老板
菲儿最近病得很重,说起她对家庭和丈夫的付出,更是埋怨多多。
她与丈夫结婚已6年。女儿3岁,至今寄放在她父母家中,因为她实在太忙,一方面要管理她的企业,一方面又要照看家里的大小事务。
菲儿毕业于服装设计专业,这些年经营自己的服装品牌,事业上非常成功,拥有规模化的企业,这都是她独自打拼的结果,没有人能帮得上她,她觉得非常辛苦。
6年前,她由朋友介绍认识了徐时安,也就是现在的丈夫。当时她只顾忙事业,热心的朋友看她年龄不小了,就四处张罗为她相亲,徐时安是一家杂志社的主编,也算是门当户对,而且菲儿看他文质彬彬,人也诚恳,和他相处了一段时间后就嫁给他了。
没想到婚后丈夫的事业毫无发展,他的收入也越来越差,而且在菲儿对他的要求下,他似乎越来越不求上进,他对事业也没什么追求,每天看看闲书,养养花鸟,让菲儿又急又气。无奈之下,菲儿倒是更积极地开拓自己的生意,企业做大了,家庭经济环境也一天天更好,不久她买了大房子,还特地为丈夫也添了一辆车。
菲儿说她不介意丈夫的收入没有她高,既然已经是夫妻了,一个人的钱就是两个人的,可她不能容忍的是家里的大小事情都要她一手张罗。比如说新房子的装修,从选材料请装潢公司,到设计施工验收,那一阵她累得满嘴起泡,可是徐时安呢,一开始还陪着她去看材料,后来就什么都不插手了,任她一个人去折腾。连与物业公司打官司这些事情都是她来出面,甚至她为丈夫买的车,每年交保险费、验车,也成了她的义务。丈夫在家里能愿意换个灯泡就已经很不错了。
菲儿说,是丈夫把她变成了“女超人”,里里外外,无所不能。如果她是这个时代典型的成功者,丈夫就是典型的失败者,这两个极端也不知道当初怎么走到一起的。
3年前,菲儿考虑到自己已是高龄产妇就不得不抓紧要个孩子,可是她知道,丈夫是不会替她照顾孩子的,她当然也没有这个精力,就把女儿托给了她的父母,丈夫倒也没什么意见。
前年的时候,丈夫得到了一个机会,有外商在上海投资了一家文化娱乐公司,他应聘了总经理职位,事业忽然有了起色,收入也可观,还有干股和分红。不久之后,公司接连又获得了几笔资金的入股,在各地都开设了子公司,丈夫开始在全国各地飞来飞去,还常常飞去美国总部汇报工作。
菲儿很是惊讶,当然也很惊喜,她的企业虽说利润非常好,但是这么多年了,她早就感觉累得不行,如果可以,她很希望下半辈子能享受到由丈夫赚钱养家的福气。
然而就在去年,身体一向健康的“女超人”菲儿意外地病了,她竟然不能站起来。医生诊断是腰椎的问题,可能是长期劳累所致。
丈夫急匆匆地从美国赶回来陪她看病,在她床前端饭送水,绞了毛巾给她洗脸,还每天用轮椅推她去户外散步。过了一个月,丈夫又要去沈阳出差,菲儿却开始做噩梦,她说这可能是一贯健康的自己突然病倒了,内心非常害怕。菲儿不喜欢保姆陪着她,她希望丈夫陪在她身边,只要他陪着,她就不会被噩梦缠绕。
心理分析
案例二:“女超人”的失落(2)
菲儿所谓的付出事实上是“控制”,她愿意自己是那个掌握一切细节并控制一切进程的角色。
“付出”是“控制”的代价。
正如菲儿拥有规模化的企业却还“独自打拼”,甚至“没有人能帮得上她”,这是因为她在潜意识里并不信任助手和下属,凡事不愿假手于人,任何事她都喜欢控制在自己手中。她在装修房子的过程中,本来丈夫和她一起去看材料,后来为什么不去了呢?可以想见,她什么都会亲自过问并决断,丈夫逐渐感觉自己是多余的,所以干脆不参与了。
无论是在企业中,还是在家里,菲儿已习惯扮演“领导”的角色,所以与物业公司打官司自然也由她出面。那辆车是她买给丈夫的,而交保险费等似乎是一种提醒,提醒她已经为他“付出”的和继续在“付出”的。其实只有保持这样的状态,她心里才踏实。对于徐时安来说,一个享尽清福的被控制者,真不知道是幸运还是悲哀。
菲儿3年前决定生孩子,那是因为她已考虑到自己的生育年龄,所以她“不得不抓紧要个孩子”。她认为以丈夫的个性是不会替她照顾孩子的,所以她把女儿送去父母家。丈夫在她的安排之下,真像一件闲置的家具。
成功者“付出”的副产品是他们的人格阴影。
菲儿说,是丈夫把她变成了“女超人”,里里外外,无所不能。其实她并没有意识到,是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心理治疗电话:02784530206
国家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QQ362890071症状是心灵的语言——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