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恐
  • 心理咨询
  • 强迫症
  • 抑郁症
  • 社交恐惧症
  • 焦虑症
  • 神经症
  • 照片
  • 心理治疗
  • 心理学
  • 心理学家
  • 爱情婚姻
  • 精神分析
  • 心语专栏
  • 心理医生
  • 咨询流程
  • 咨询范围
  • 咨费表
  • 系统治疗
  • 治疗反馈
  • 心语心
  • 心理咨询首页 | 心理咨询 | 性格心理学 | 教育心理学 | 心理案例 | 心理辅导 | 青春期 | 成功心理学 | 女性心理学 | 青少年心理咨询 | 大学生心理 | 容易生气 | 专题
  • 当前位置:心理咨询首页 >> 教育心理学 >>
  • 怎样管教淘气不听话的孩子 (3)
  • 微信及手机号18071122930   转载请注明华人心理咨询网www.xlzxs.net      
  • 心理咨询邮箱362890071@qq.com  网络网上在线心理咨询QQ:362890071
  • 以接受。其中的一个原因是,当孩子“故意惹恼他们”时,他们觉得不应该“和善”。我禁不住要问,如果大人要求孩子控制自己的行为,难道要大人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过分吗?往往正是这些成年人需要好好去“暂停”(time-out在第6章有更多介绍)一下,直到他们的“感觉”好转以便能“做”得更好。
    让成年人觉得难以做到“和善与坚定并行”的另一个原因是,他们不知道“和善而坚定”是什么样。他们很容易陷入一种恶性循环,在生气的时候过于坚定——或许是因为他们不知道除此之外还能怎么办;然后,他们又变得过于和善,以对自己的过度坚定进行弥补。
    许多家长和老师对“和善”抱有错误的观念。他们在决定采用正面管教方法时所犯的最大错误之一就是,由于他们不想再惩罚孩子而变得对孩子过于娇纵。有些人错误地认为,对孩子“和善”就是取悦孩子,或是不让孩子有任何失望。这不是“和善”,这是娇纵。“和善”意味着既尊重孩子,也尊重自己。娇惯孩子并不是尊重孩子。不让孩子有任何失望也不是尊重孩子,它剥夺了孩子培养“抗挫折力”的机会。用语言表达对孩子感受的理解才是尊重孩子:“我看得出来你很失望(或者生气、心烦等等)。”然后,相信孩子能够经得起挫折并能由此培养出对自己的信心,也是尊重孩子。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该怎样尊重自己。允许孩子对你(或者别人)不尊重,并不是“和善”。这正是让人有点难以理解的地方。不允许孩子以不尊重的态度对待你(或者他人),并不意味着你要用惩罚的方式来处理这种情形。惩罚是对人极大的不尊重。那你该怎么办呢?
    我们假设孩子跟你顶嘴。“和善而坚定”的一种处理方式是你走开,到另一间屋里去。哈,我都能听见反驳我的声音,“那不就等于放过他啦?” 我们来仔细分析一下。你虽然不能迫使别人以尊敬的态度对待你,但你可以自己以尊重的态度对待你自己。走开就是你以尊重的态度对待你自己;而且,这样做也给孩子树立了一个最好的榜样。你总可以在稍后再找孩子谈,这样每个人都有机会让情绪平静下来。心情好了,才能把事情做好。
    你稍后可以跟孩子这么说:“宝贝儿,很抱歉你生这么大的气。我尊重你的感受,但不能接受你刚才的做法。今后,每当你不尊重我时,我都会暂时走开一下。我爱你,愿意和你在一起,因此当你觉得你能够做到尊重我时,就来告诉我,我会很乐意和你一起找出处理你的怒气的其他方法。然后,我们可以把精力集中在找出对你我都尊重的解决办法上。”当你和孩子都平静下来的时候,最好让孩子预先知道你接下来会做什么。
    值得强调的是,太多的父母认为在生气时就要解决问题。其实,这是最不适合解决问题的时候。在生气的时候,人们接通的是“原始脑”——其选择只有“战”(争夺权力)或者是“逃”(后撤,并且无法沟通)。我们不可能用“原始脑”做出理性的思考。我们会说些过后就后悔的话。在处理一个问题之前,先让自己冷静下来,直到能够用理性大脑来思考时再解决问题才有意义。这也是我们应该教给孩子的一项重要技能。有时候,“决定你要做什么”(这是你将在第5章里学到的一个好工具)要比试图让孩子去做什么好得多——至少在孩子愿意合作而不再和你较劲之前是如此。所以,要记住:和善等于尊重。
    现在让我们来看一下“坚定”。大多数成年人习惯性地认为“坚定”就意味着惩罚、说教或者其他形式的控制。并非如此。当坚定与和善结合在一起时,就意味着对孩子、对你自己以及对当时情形的尊重。
    我们以对孩子做出限制为例。大多数父母自己决定制订哪些限制,然后自己承担起实施限制的责任。但是,让我们来想想设立限制的目的是什么。其目的是为了保障孩子的安全,以及为了让孩子适应社会。而当大人以惩罚、说教、控制来实施他们设定的限制时,往往招致孩子的反叛和权力之争。这当然即不能保证孩子的安全,也无法让孩子适应社会。因此,我们必须换种方式,在制订和实施限制时要让孩子参与进来。例如,你们可以一起做头脑风暴,制订孩子看电视、晚上外出玩耍或做家庭作业的限制。让孩子参与讨论(这意味着要让孩子说得比你多,至少是和你说得一样多)为什么限制是重要的、需要什么样的限制以及每个人为实施限制应承担怎样的责任。
    例如,当你问孩子家庭作业为什么重要时,孩子就会告诉你(“这样才能学会”、“这样才能取得好成绩”)。然后,孩子可以决定需要花多少时间、在什么时候写作业最合适。(父母们总是希望孩子放学一回家就做作业,而孩子们却想要先喘口气。当孩子们有机会自己选择时,就会感受到自己的力量)。一旦孩子自己决定了什么时间写作业最合适,你就可以和孩子一起设立一些限制,比如“电视只能看一个小时,而且必须是在完成作业之后。我只能在晚上七点到八点之间帮助你;其他时间,即使你做不完作业来求我,我也不会答应。”如果孩子理解了设立限制的必要性以及自己在其中的责任,并在此基础上参与限制的设立,他们就会更乐意遵从限制。
    当然,对于四岁以下的孩子,限制的设立是不一样的。父母需要为他们设立限制;但仍然需要以“和善而坚定”的方式实施。
    当一个孩子违反了限制时,不要惩罚,也不要说教。要继续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孩子。要避免由你来告诉孩子发生了什么事情以及应该怎么办。你最好问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发生了什么事?你觉得原因是什么?你现在打算用什么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你从中学到了什么能避免下次再出现同样的问题?”
    这里提个醒:如果孩子习惯了父母的说教和惩罚,他可能会说: “我不知道。” 这时,你应该说,“你是一个很会解决问题的人。为什么你不想一想呢,半小时以后我们再碰头,看看你想出了什么好办法。”
    父母和老师们会习惯性对孩子进行说教,并对孩子提要求。孩子们经常以抵制或反叛做为回应。以下是一些 “和善而坚定”的常用语,有助于你避免使用不尊重孩子的话语,并增进孩子们的合作:
    等一下就轮到你啦。
    我知道你能换一种尊重人的说法。
    我很在乎你,会等到我们能相互尊重时再继续谈。
    我知道你能想出一个好办法。
    要做,不要说。(例如,平静地默默握住孩子的手,向孩子演示该怎么做。)
    我们待会儿再说这件事。现在应该上车了。
    (当孩子在商店发脾气时)“我们现在要离开商店,待会儿(或明天)再来。”

    当你决定不再用惩罚手段时,就需要练习新的技巧。而且,你需要花时间来帮助孩子学会相互尊重和解决问题的技巧。

    五、相反相吸:当一个家长和善,而另一个坚定时

    有趣的是,我们注意到,具有这两种相反观念的两个人往往会缔结姻缘。一个倾向于过于宽大,另一个则倾向于过于严厉。偏于宽大的那位家长觉得自己应该更宽大一点,以弥补另一位的刻薄和过于严厉。偏于严厉的那位觉得自己应该更严厉一点,以弥补另一位的粘粘乎乎、过于宽大。于是,他们之间的分歧越来越大,并为谁对谁错而争吵。实际上,他们两人的做法都是无效的。

        帮助孩子和家长学会有效沟通的一个好方法是定期开家庭会议,使全家人能有机会在每周一次的家庭会议上用头脑风暴法来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从中选择出对所有家庭成员都尊重的方法。关注于解决问题是让两位“相反的”家长互相靠拢、互相支持、共同帮助孩子的最好方法。

    六、帮助孩子体验到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

    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是所有人的首要目标,孩子尤其如此。孩子的归属感和价值感是如此重要,以至于这是决定他们在学校的表现——不论是学习成绩还是同学关系——的首要因素。那些杀害其他同学和老师的学生没有一个感受到了归属感和价值感。
    惩罚无助于孩子培养归属感和价值感。这正是惩罚从长远来看没有效果的原因之一。正面管教的方法能帮助孩子感受到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这是贯穿全书的主题。第4章将会详细讲解当孩子缺乏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时,会有哪些不良行为,以及产生这些不良行为的原因。
    七、是否长期有效
    父母和老师们坚持使用惩罚手段的首要原因之一是,惩罚有效——短期有效。惩罚通常会立即制止不良行为,但问题在于成年人不了解惩罚的长期效果。受到惩罚的孩子不可能会想:“噢,谢谢你,这对我太有帮助了。我几乎都等不及让你帮我解决所有问题了。”相反,他们想的是反叛(只要逮到机会);或者以严重地丧失自我为代价而屈从。
    成年人使用惩罚手段的另外一些原因是,他们担心不惩罚就只能娇纵孩子;他们害怕会对孩子失去控制;害怕没有尽到作为家长和老师的责任。而且,惩罚很容易。你根本不需要告诉大人怎样惩罚孩子。他们无师自通。惩罚常常是一种“反应性”的回应。但要采用有效的管教方式,则需要努力、需要学习技巧。
    成年人使用惩罚——尽管它并没有长期效果——的最后一个原因是,他们不知道还能怎么办。本书提供了许多替代惩罚的、长期有效的方法——并且符合下面这最后一条有效管教的标准。
    八、教给孩子具备良好品格
    对大多数父母和老师来说,这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他们完全没有想到过“管教”居然能够教给孩子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如果你查看一下对惩罚所导致的长期效果的研究,你会发现惩罚教给孩子的是暴力、偷偷摸摸、不自尊自爱以及其他的负面“技能”。在你学习正面管教方法的过程中,你会注意到我们介绍的所有管教方法不但能够制止孩子的不良行为,而且还会教给孩子具备良好的品格所需要的有价值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

    正面管教之旅

    在踏上正面管教的旅程之时,我们就应该记住自己的目标。你到底想让孩子得到什么?每当我们要求家长和老师写一张清单,列出他们希望帮助孩子培养哪些品格时,他们想到的是下面这些品质:

    正面的自我概念                好学
    责任感                        礼貌
    自律                        诚实
    合作                        自我控制
    开放的思维                    耐心
    善于客观地思考                幽默感
    尊重自己和他人                关心他人
    同情心                        解决问题的能力
    接纳自己和他人                智慧
    热爱生活                    正直

    如果这个清单遗漏掉了你所希望的品格,请补充上去。在你学习正面管教方法的过程中,要把这些品格记在心里。你会明显地发现,当孩子们积极地参与到相互尊重、合作、注重解决问题的正面管教中来的时候,他们就会培养出这些品格来。

    回顾

    正面管教的工具

    1.废除惩罚
    2.废除娇纵
    3.和善而坚定
    4.给孩子培养“七项重要的感知力和技能”的机会
    5.当心是什么在起作用(惩罚带来负面的长期效应)
    6.放弃荒诞的观念——“若想让孩子有好的表现就得先让他难受”
    7.让孩子参与到设立限制中来
    8.问启

  •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薄 腾讯微薄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 搜狐微博 天涯社区 猫扑推客 MSN 和讯 网易微博 百度空间 新浪博客 Myspace 谷歌 复制网址 更多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心理治疗电话:02784530206手机及微信18071122930

    国家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QQ362890071

    MSN:www.hrxl.cn@qq.com

    skype帐户:www.hrxl.cn

    微信及手机号18071122930

    【面询请电话或QQ提前预约时间】电话心理辅导时间:中国大陆北京时间

    上午9:00—12:00、下午13:00—18:00、晚上19:00—22:00

    症状是心灵的语言——心语!


     


     
  •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xlzxs.net/xinlizixun/xinli_9998.html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 心理辅导电话02784530206微信及手机号18071122930  心理咨询QQ:362890071  MSN:www.hrxl.cn@qq.com
  • 各类心理障碍电话心理辅导及心理疾病的网络心理咨询


网上心理医生心理治疗在线联系方式QQ362890071

MSN:www.hrxl.cn@qq.com

skype帐户:www.hrxl.cn

手机及微信号18071122930

【面询请电话或QQ提前预约时间】电话心理辅导时间:中国大陆北京时间

上午9:00—12:00、下午13:00—18:00、晚上19:00—22:00

心理咨询电话:02784530206
  • 最新心理咨询
  • 怎样管教淘气不听话的孩子
  • 孩子不爱写作业怎么办
  • 孩子总是做错事情怎么办
  • 孩子犯错不批评和指责孩子
  • 陪伴孩子看到自己的优点
  • 多抽时间陪孩子长大
  • 不好好写作业学习不好
  • 喜欢包办代替孩子做决定...
  • 孩子总是不能按时完成作...
  • 激发孩子嫉妒心理独占和...
  • 热点心理咨询
  • 紧张不放松的爱身体也会...
  • 孩子总是惹我生气怎么办
  • 希望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思...
  • 父母如何高情商的陪伴孩...
  • 教育孩子应该在心平气和...
  • 孩子总是不能按时完成作...
  • 喜欢包办代替孩子做决定...
  • 孩子任性好强喜欢指责别...
  • 同父母关系好的孩子成绩...
  • 总是冲孩子发脾气怎么办
  • 推荐心理咨询
  • 相关心理咨询

心语心理咨询电话及微信18071122930  面询请提前电话或QQ预约时间  心理诊所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鹦鹉大道373号

 

滨江怡畅园11-2-1202         网上在线心理医生QQ:362890071

 

MSN或邮箱mailto:www.hrxl.cn@qq.com  公交:61、524、558、598、720、727、728、704、559、580倒口南村站下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欲转载请注明www.xlzxs.net 心理咨询师神经症心理辅导在线心语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网  鄂ICP备1101398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