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ss Feed 
  • [繁体中文]
  • 首页
  • 心理咨询
  • 强迫症
  • 抑郁症
  • 社交恐惧症
  • 焦虑症
  • 神经症
  • 图
  • 心理治疗
  • 心理学
  • 心理学家
  • 人格障碍
  • 家庭治疗
  • 爱情婚姻
  • 精神分析
  • 心语专栏
  • 心理医生
  • 咨询流程
  • 咨询范围
  • 咨费表
  • 彻底治疗
  • 治疗反馈
  • 心理咨询首页 | 心理咨询 | 性格心理学 | 教育心理学 | 心理案例 | 心理辅导 | 青春期 | 成功心理学 | 女性心理学 | 青少年心理咨询 | 大学生心理 | 中学生心理 | 心理测试 | 专题 | 留言本 | 搜索
  • 当前位置:心理咨询首页 >> 心理案例 >>
  • 拯救心灵心理咨询案例集 (26)
  • 心理邮箱362890071@qq.com   转载请注明华人心理咨询网http://www.hrxl.cn      
  •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电话   网络网上在线心理咨询QQ:362890071
  • ,也就是产生分 歧,他们的第一感觉是无助,进而是失落,这种心态对他们的身体不良,所以要跳开来对待 ——做你该做的,至于他们是不是接受,就不要干涉了。?
         ?
         心理分析:?
         晋先生的症结在于被禁止的经历。?
         当他正得意于自己的爱好——朗诵的时候,来自父亲的禁止令将自由发展的轨迹堵在高小那 个年龄。于是,被卡住的喉咙即成为晋先生幼时的伤害。也因为伤害来自父亲,所以显得 无法抗拒,且理所当然。因此,每当他想表达自己的感受,试图通过语言陈述自己的观点时 ,心中自然有一个声音会跳出来:“你不许朗诵,无权表达,否则就要遭到惩罚!”?
         在晋先生的心中有两个极端的自我,一个是急于被对方,尤其是父母接受的自己;一个是怕 亲 人不接受的自己。两种人格特质加在一起,就是当年的未完成事件:想被亲人欣赏、认可 ,却得到了相反的结果。又因此来源于父亲,所以他特别强调被家人认可,包括任何亲 密的关系。?
         晋先生的急躁,实际上是一种“情绪语言”,意在“快点接受我”;他的争吵,意在“强迫 对方接受自己”,后来的沉默,意在“无论我怎么说,他们也不会同意我”的无奈。只涉及 生活和工作的话题,意在“感受”,幼时的他,感受被遏制后,“无权表达感受”成了他的 “窒息点”,又因遏制者系家庭成员,所以一谈感受就崩,意在“摆脱家庭的遏制”,实际 上是被压抑的反弹。?
         咨询师通过朱自清的《春》一文引发晋先生的幼时朗诵经历,一方面是为了让他回到自由发 展的年龄状态里,开发潜能;另一方面,是以此文中生机勃勃的内容和语句唤起他对生活的 热爱,对自然的向往,对生命的尊重。尤其是最后两句“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胳膊 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咨询师试着以此段文字的力量,加上晋先生对朗诵的热情,重 新唤起晋先生的能量,使其振作。
         ?
         ?
         ?


       

     

    ◎38?幼年心墙(1)

         案主:林女士,30岁,幼儿教师?
         ?
         事件记录:?
         林女士说,她和老公经常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吵架,事后想想都觉得无聊,可老公就是爱 找茬儿,一两句话说不对付就开吵,而且老公一发作,她就害怕,越是害怕就吵得越凶…… 为此她不敢要孩子,同时也为他们的婚姻生活感到担忧。于是,她想通过心理咨询找到夫妻二人冷战的症结。
         ?
         咨询过程:?
         (林女士是那种小家碧玉型的女子,看上去容易让人产生怜意,但同时,也感觉得到她的无 奈和力不从心。?
         那天刮着大风,她身着大衣,情绪低迷地来到心理咨询室。)?
         咨询师(微笑):您好,请坐。?
         林女士(微笑):谢谢(顺手脱下大衣,放在膝盖上,端庄地坐下,眼睛看着咨询师的 案头)!?
         咨询师:电话里说您这两天身体不太好,您今天好些了吗??
         林女士(客气地微笑):好多了,谢谢!?
         (咨询师感觉林女士是那种很被动的人,特别是当面谈话时,要比电话里更显被动。于是, 咨询师主动涉入话题。)?
         咨询师(微笑):您每次和老公争吵完就会病吗??
         林女士(点点头):差不多吧,都是被他气的。吵架的时候我经常肚子疼,要不就是上火感 冒什么的。?
         咨询师:您每次一病,是不是就能让“战火”停止。?
         林女士(点点头):差不多吧,再说我不是装的,也没劲再和他吵了。?
         咨询师:他会送您去医院,或是在家照顾您??
         林女士:偶尔也会,反正至少我们不再争吵了。?
         咨询师:能否告诉我,您的父母是否也爱争吵??
         林女士(抬头看了看咨询师):是的,您怎么知道??
         咨询师:当他们吵架的时候,您一般在做什么,您有兄弟姐妹吗??
         林女士:我一般和弟弟、妹妹躲在另一间屋里,或是躲进被窝里、床底下……来不及躲时, 我就会站出来挡住他们,免得他们伤着弟弟和妹妹。在家我是老大。?
         (林女士讲这番话时显得相当坦然,甚至有点大姐大的风范,看得出,在这一经历中她习惯 了自己的角色。也由此,咨询师找到了症结所在。)?
         咨询师:看来您对那一段经历记得相当清晰,能告诉我他们发作时是否对您这位大女儿有什 么伤害??
         林女士(无奈地一笑):哼,他们打架时,一半的脏话和巴掌是落在我身上的,有时候,我 是为了挡住弟弟、妹妹,也有时候,我是存心替他们挨打。?
         咨询师:为什么存心??
         林女士:存心让他们打我,骂我,这样他们可能就会慢慢转移怒火,不至于打得太凶。?
         咨询师:后来,您是不是习惯了站在他们中间??
         林女士(点了点头):是的,不站在中间怎么行,站在父母中间,他们就会放过对方,站在 他们和弟弟、妹妹中间,他们就会放过弟弟、妹妹。?
         咨询师:也就是说,您天生有一种责任感。?
         林女士:也可以这么说,也有人说我就是受气的命。?
         咨询师:您什么时候开始频繁发病的??
         林女士:其实我们三个孩子,我的身体最差,上小学时我就因为感冒发烧经常请假。?
         咨询师:您病了以后,家里人会怎么表现??
         林女士:当然照顾我了,爸爸、妈妈还是挺关心我的。?
         咨询师:那时候他们还会打吗??
         林女士:我病了,他们怎么打,尽忙活我了。?
         咨询师:您能明确地告诉我,此来的目的是什么吗??
         林女士(看了眼咨询师):当然是看心理,我觉得我老和老公吵架不是个事儿,肯定有问题 ,再这样下去,这日子就没法过了。?

     

     

    ◎38?幼年心墙(2)

         咨询师:那您为什么只一个人来,既然是两个人的事,就应该同时来呀??
         林女士(摇了摇头):他是不会来的,我问过他,他说他没病,没必要看心 理医生。?
         咨询师:当您询问他时,是不是特别在乎他的态度?我的意思是说,在您的眼里,他的态度 有时比他的陈述更能影响您的情绪??
         林女士(沉思片刻):好像有点,是的,他一动怒我就发怵,有时候还耳鸣,为此,我还经 常反问他刚才说了什么,他有时说我不尊重他,因为我总听不到他的话。?
         ?
         心理分析:?
         夹在中间的林女士,在特定的家庭环境中形成了两个幼儿决断:用自己的身体承担(或阻挡 )家庭暴力,这导致她发展成“用自己生病来转移父母的注意力”,这种经验被她延用至今 ,只要与老公吵架就用生病来转移矛盾;另外,她又极易承担别人,特别是亲人的焦虑,认 为都是自己不好,这些都是当年的她在家庭关系中的生存结论。但同时因担不起,又把责任 推诿给别人。?
         她在幼时习惯了父母的战争状态,所以将此搬移到自己的家庭,表现为与老公争吵。又因长 女的特点,“帮父母分忧”、“把责任往自己身上揽”、“不想让弟弟、妹妹受伤”等幼儿 经验表现为今天,就是“容易承担别人的焦虑”和“不敢要孩子”。这来源于原生家庭里那 些“孩子要受伤”和“父母不珍惜孩子”的经验。?
         中医有种说法,就是五官里,哪一部分受到“污染”,这个部分就会表现出一些症状。比如 林女士从小经常听到父母吵架的声音,“不想听又不得不听”就是一种矛盾的惯性,听力功 能就会随着它体现出“听而不闻”的状态,就是耳鸣。以此类推,当“视而不见”的习惯形 成后,久而久之,视力也会下降;“感而不受”时,身体会变得麻木;“意而不会”时,思 维能力也会下降……
         ?
         ?
         ?


       

     

    ◎39?孕妇的注意事项(1)

         ?
         咨询者:李女士,31岁,孕妇?
         ?
         事件记录:?
         李女士怀孕已经七个多月了,她天天摸着自己的肚子跟腹中的宝宝对话。此时,她变得十分敏感,生怕自己的一些不良心情和习惯影响到孩子。为此,她想通过亲子专家来咨询一下孕妇的注意事项。
         ?
         咨询过程:?
         李女士穿着孕妇装,大腹便便地走进心理咨询室。但身后并没有人,咨询师连忙过去扶她坐 下。?
         咨询师:就您一个人来吗,孩子的爸爸怎么没陪着您??
         李女士(叹了口气):嗨,别提了,整天忙,平时能按时回家就不错,这不,又出差了,一 去就半个月,指望他(摇了摇头)??
         咨询师(微笑):您经常这样叹气吗??
         李女士(警觉起来):怎么,对孩子不好吗??
         咨询师(笑了笑):您别这么敏感,您得放松,尽量释怀,严格地说,母亲的心情会直接影 响胎儿。?
         李女士(有点窘迫):现在七个多月,会有什么影响??
         咨询师:您别急,我问您,您到医院做过检查吗??
         李女士:每个月都去,医生说一切正常。?
         咨询师:那就好,只不过您要注意,不要轻易动情绪,否则会影响他(指了指李女士的腹部 );爸爸也要注意工作和生活节奏,不要搞得太紧张。?
         李女士:您就快说吧,我们该注意些什么??
         咨询师:请您尽量放松,我们的谈话要在平和的气氛中进行,而且不能使您有亢奋的情绪, 可以吗??
         李女士(点点头):您说吧,我会注意。?
         咨询师(微笑):那好,请问您平时是否和他对话??
         李女士(摸了摸自己的腹部):当然啦,我对他讲,你是男孩儿还是女孩儿?爸爸喜欢女孩 儿,可我喜欢男孩儿。?
         咨询师:您最好不要有这种念头,我是指性别取向,如果被胎儿接收到,他会不知所措。?
         李女士(紧张):有这么严重??
         咨询师(微笑):您不是答应不动情绪的吗??
         李女士(笑了


  •  
    心理案例已做替换省略等修饰处理,并皆为匿名或化名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心理治疗电话:

    国家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QQ362890071

    症状是心灵的语言——心语!


     
  •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hrxl.cn/xinlizixun/xinli_6864.html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 责任编辑:华人心理咨询网
  • 各类心理障碍电话心理辅导及心理疾病的网络心理咨询


网上心理医生心理治疗在线联系方式 QQ:362890071或www.hrxl.cn@qq.com

心理咨询电话:
  • 最新心理咨询
  • 自卑的女大学生
  • 过于在意外在形象导致的...
  • 每一次磨难都是生命的财富
  • 爱幻想是什么症状
  • 都市人心理分析案例
  • 拯救心灵心理咨询案例集
  • 溺爱导致的懦弱心理咨询...
  • 婚姻婚外恋亲子关系职业...
  • 想不到我怎么会落选——...
  • 我觉得自己很差劲——高...
  • 热点心理咨询
  • 推荐心理咨询
  • 相关心理咨询
  • 严厉家庭体罚教育不当的...
  • 感到处处不如别人的女大...
  • 心理案例:心理扭曲的少年
  • 心理案例:多关注儿童少...
  • 心理案例:儿子打老爸理...
  • 心理案例:青少年厌学
  • 学习坏习惯心理案例
  • 男人心理案例之遭遇不测
  • 学习坏习惯心理案例
  • 心理案例:批评一句儿童...

心语心理咨询电话:  手机:  心理诊所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鹦鹉大道373号地理方位地图

 

滨江怡畅园11-2-1202  位置地图       邮编:430052         网上在线心理医生QQ:362890071

 

MSN或邮箱mailto:www.hrxl.cn@qq.com  公交:6、524、558、598、720、727、728、532、554、704、559、580倒口南村站下 法律顾问:湖北瑜珈律师事务所吴健宝律师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欲转载请注明www.hrxl.cn华人心理咨询网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


华人心理咨询网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  鄂ICP备060215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