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ss Feed 
  • [繁体中文]
  • 首页
  • 心理咨询
  • 强迫症
  • 抑郁症
  • 社交恐惧症
  • 焦虑症
  • 神经症
  • 图
  • 心理治疗
  • 心理学
  • 心理学家
  • 人格障碍
  • 家庭治疗
  • 爱情婚姻
  • 精神分析
  • 心语专栏
  • 心理医生
  • 咨询流程
  • 咨询范围
  • 咨费表
  • 彻底治疗
  • 治疗反馈
  • 心理咨询首页 | 心理咨询 | 性格心理学 | 教育心理学 | 心理案例 | 心理辅导 | 青春期 | 成功心理学 | 女性心理学 | 青少年心理咨询 | 大学生心理 | 中学生心理 | 心理测试 | 专题 | 留言本 | 搜索
  • 当前位置:心理咨询首页 >> 心理案例 >>
  • 拯救心灵心理咨询案例集 (21)
  • 心理邮箱362890071@qq.com   转载请注明华人心理咨询网http://www.hrxl.cn      
  •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电话   网络网上在线心理咨询QQ:362890071
  • ;

    ◎30?高分低能(3)

         单女士点了点头,“您说得对,我是走向这两个极端。但怎么才能让它们合二为一?”?
         “首先,您要认同,这一切都缘于自己,而不是别人或环境造成的,只要这样,才能踏踏实 实地面对现实,即使现实不尽人意,也是理所应当的,在困境中磨练自己,把逆境当成自己 最好的学校,知道自己在通过实践补课,把饭店、老公、孩子等等,都当做自己的老师,要 明白,他们都在通过爱妻子、妈妈,来全力支持你,包容你,即使你无端发作,他们也从来 没有舍弃过你,而这就是家庭,是你生命牵挂所在,是你唯一生存和拼搏的动力。为此,没 有什么你不能承受的,不能牺牲的,这也就是你活着的价值,区别于那个苹果的地方。” ?
         单女士的眼睛里噙着泪水,不住地点头,“是的,我太忽视我的家庭了,我还对他们发作 , 力不从心时抱怨我的孩子和老公,其实,这哪里是他们的错,可他们没有一个抱怨过我,恨 过我,都在默默承受着我,我才是个孩子,一个不懂事的孩子!”?
         ?
         心理分析:?
         据调查,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感觉前途渺茫,人生没有寄托,没有希望……这些说法 似乎抽象 ,但只要换到他们的思维中去,完全可以体会那种生命中真正的苍白。?
         一个孩子,如果还在他很小的时候,家长就为其准备好了一切,那么他的未来,已 经不是未知的理想,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但同时也在成长的过程中失去了实践的 机 会。老实讲,这机会是被家长剥夺的,在剥夺时,这个孩子无法选择是否接受。这就如同一 个人的命运已经家长撑得死死的,明知道将来会发生意外,本人也无可奈何。?
         从本质上说,人活着就是为了一个盼头,所谓人活一口气。而现在的部分家长,一味地让孩 子考取名牌院校,为此他们不惜倾家荡产,孩子看到父亲如此用心良苦,就用拼命地学习加 以回报,其实,他们只是在取悦父母,至于他们究竟在做什么,恐怕连他们自己也不知道。 所以他们的世界,也就是大学生的名分,未必是他们真正想要的。可社会是客观且无情的, 当他们参加工作、成立家庭后,这一切都需要他们学习以外的能力,而他们在十几年的时间 里,把精力全部用在为取悦父母而拼命念书上,没有时间去感受生活中的其他内容,没有机 会与外界互动,没有经过社会的培训,所以显得能力欠缺,眼高手低——这,就是应试教育 的必然结果。
         ?
         ?
         ?

      

     

    ◎31?缺乏信任(1)

         ?
         李某,38岁,医生?
         ?
         事件记录(口述):?
         无论是单位的同事或是合作的伙伴,只要相处一段时间,我就自觉不自觉地疏远他们,就连 妻子,当我发现有些事“不太对劲”时,也会产生焦虑,好几天心情都不好,对她的态度 也会由晴转阴。?
         不仅如此,我的热情也往往让别人误会。我是一名医生,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一个患 者,凭多年的临床经验,我知道她的妇科病正处于由炎症向癌症转化的阶段,如果不及时治 疗 ,真的会酿成更大的后患。于是我反客为主,追着她询问病情,并苦口婆心地劝说她动手术 。当她 不合作时,我经常言语过激,甚至发作,有时当着其他人的面教训她不知自爱,甚至以“无 知”、“糊涂”等词汇恶语相伤,但我的动机完全是为了她好。?
         谁知却遭到了其家人的干涉,当这个女人哭天抹泪地拉着她的老公走进我的办公室,并诉说 我平时对她的“抵毁”和“攻击”时,她的老公抓住我的衣领要教训我……?
         此事过后,又让我对自己产生深深的自责,进而得出“好心不得好报”的结论。?
         与我共同生活了近十年的妻子,平时也对我讲过:“你的心是善的,出发点也是好的,但方 式方法过于极端,有时候让人接受不了。”?
         的确,我已经深刻意识到这种性格对工作和生活的影响,再这样下去,势必产生更大的内耗 。于是,经过好心朋友的推荐,我与心理咨询师进行了全面的沟通,方知这一特质的由来。 ?
         ?
         幼时经历:?
         咨询师提示我,这一特质来自于我的原生家庭关系……?
         回到家,我把自己关在书房里,静静地回忆幼时家庭的一幕?幕——??
         那时父母的关系并不好,他们之间并不沟通,我成了他们之间的“外交官”,只要看到他们 冷战,我就左右为难,取悦爸爸再讨好妈妈。那时我非常焦虑,生怕他们哪一天真的分开, 所以有时不惜通过自己的发作来引起他们对我的重视,因为我幼稚地认为:如果他们重视了 我的意见,听从了我的建议,就会和好。但无论我怎么做,他们好象并不领我的情,任凭我 怎么努力,他们还是冷战还是不讲话,不和好。?
         ?
         咨询过程:?
         咨询师听完我上述经历,对我说:“是不是父母听了你的建议后,有时候还会骂你?”?
         我想了想,“是的,有时候爸爸还会打我,说我不懂事什么的。”?
         “这是不是好心不得好报?”?
         “对呀!”我很诧异,“怎么回事,事情都过去几十年了?”?
         “当时,是不是任凭你如何努力,也无法达到效果?”?
         “是的,是的,现在也是这样。”老天,我真的很惊讶。?
         “你接触到一个妇科病患者,就好象当年面对母亲劝妈妈一样,但她就是不听,于是你急 了,强迫她接受自己的意见,后果呢?这一切像不像当年的家庭关系?”咨询师问。?
         “那么我怎么总有一种被别人点了便宜的感觉?”我问。?
         “当年,你周旋在两个成人之间,劝他们和好,是你自己全心全意来做的,但久而久之,你 有一种被利用的感觉,当然,在小时候,你甘心情愿地被家长利用,可这个被利用并没有让 你达到目的,所以你总感觉自己吃了亏,无助感和无力感相伴而生。但同时,你又希望他们 有朝一日会接受你的意见,而一个小孩子,无论怎么努力也无法达到目的,所以,你便强迫 别人接受,这个习惯被你延续至今。”?
         听到这里,我对于自己的了解越发清晰,“那我是不是要学着与人沟通,或者不去过分强调 自己的意志?”?
         “像您这种性格的人,是要多听少说,但同时,把那种‘我一定要达到目的’的愿望放下, 幼 时,您解决不了父母的问题,长大后,您照样也无法替代别人解决问题,每个人的问题,只 有自己去解决,别人只是助缘,这就是辩证法里‘内外因关系’的道理。”?


       

     

    ◎31?缺乏信任(2)

         ?
         心理分析:?
         春秋战国时期两国交战时,夹在中间的是老百姓,为了生存,他们只能像随风草, 哪风硬随哪风倒。同时,他们最希望没有战乱,但自己对战争又无能为力。?
         如果把交战的双方比作父母,那么老百姓就处于孩子的角色,无论他们如何努力,都无法 让交战双方放下武器。他们又不配作外交大使,对他们而言,只是默默承受着战争之苦。?
         正如老百姓对时局的盼望一样,孩子对家庭的要求也不高,只求安居乐业,因为如果战乱一 起,百姓很可能处于危险的境地;孩子一样,父母打架或分开,他们可能就要遭殃。处于战 乱年代的百姓,将对战争的恐惧带入和平年代,出自父母不和家庭的孩子,也会把对两性关 系的不安全感带入他的后天。?
         两国交战,多为了侵占地盘,或政见不合,父母打架,多为了争夺地位,或意见不合。所以 战争的缘起,都是以自己为中心的贪婪,无论是物质上的,还是观念上的。只要放下自私, 便可避免战争,无论是家庭或社会。
         ?
         ?
         ?


       

     

    ◎32?继母改叫妈治好父亲的退休综合征

         ?
         案主:张小姐,37岁,白领?
         ?
         事件记录:?
         许多老人在退休后都会出现所谓的“退休综合征”,他们当中,因家庭关系不良导致的临床 症状占有相当的比例。老人要的不只是营养和休养,他们最需要的是家庭和睦。?
         张小姐刚一进门,就急不可待地问咨询师能否帮忙解决她父亲的心理问题。但当咨询师问为 什么老人家没有亲自来时,她说,她父亲得了中风,医生说有局部的脑血管阻塞,现在家中 观察、休养。?
         ?
         咨询过程:?
         咨询师:老人家高寿?还能正常思维吗??
         张小姐:60岁了,平时看跟个没事人似的,就是头晕,一站起来眼就花,左手最近抖得厉 害。?
         咨询师:看来您的父亲要去看脑外科,您为什么为他来做心理咨询??
         张小姐:不是没看,前一个月就去医院了,大夫说让他安心休养,多吃清淡,还要保持心情 愉快……这不,这一个月我们都照办了,可不见效呀。前一段在报上看到您说老人在退休前 后最有可能出现一些身体症状,我觉得很有道理,您说,他的病是不是跟退休有关系 ?呀?〓〓??
         咨询师:什么时候通知他退休的??
         张小姐:三四个月了,那段时间他特别烦躁,我想这可能有关系,但无论我们怎么劝都没用 ,我阿姨也急得团团转,您看他的问题究竟出在哪儿??
         咨询师:您刚才提到的“阿姨”是谁??
         张小姐:我母亲18年前就去世了,后来我爸再婚,这些年来,我和姐姐一直称他的第二个妻 子为“阿姨”。?
         咨询师:怎么不叫她为“妈妈”??
         张小姐:叫不出来,她毕竟不是亲妈。?
         咨询师:她和你父亲的关系怎么样??
         张小姐:还行吧,我爸特厚道,不爱说话,一听她唠叨就睡觉。不过,她在生活上倒挺关 心我爸的,平时总做些好吃的,反正她在家也没事。不过,这和我爸的病有什么关系??
         咨询师:您先别着急,请告诉我,你们和阿姨的关系怎么样,有过矛盾吗?如果有,父亲是 怎么处理的??
         张小姐:当然有过,过去阿姨总瞧不起我和姐姐,上学时,只要我一向我爸伸手要钱,她 就拦着,还说我不务正业,这种事多了,我和姐姐过去经常和她吵。现在我们都结婚了,平 时见不着,她只能有事没事地拿我爸当出气筒,我和姐姐也为此和她闹过,可我们不能总守 在我爸身边,所以我觉得我爸多半是让她气病的。?
         听完张小姐的陈述,


  •  
    心理案例已做替换省略等修饰处理,并皆为匿名或化名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心理治疗电话:

    国家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QQ362890071

    症状是心灵的语言——心语!


     
  •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hrxl.cn/xinlizixun/xinli_6864.html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 责任编辑:华人心理咨询网
  • 各类心理障碍电话心理辅导及心理疾病的网络心理咨询


网上心理医生心理治疗在线联系方式 QQ:362890071或www.hrxl.cn@qq.com

心理咨询电话:
  • 最新心理咨询
  • 自卑的女大学生
  • 过于在意外在形象导致的...
  • 每一次磨难都是生命的财富
  • 爱幻想是什么症状
  • 都市人心理分析案例
  • 拯救心灵心理咨询案例集
  • 溺爱导致的懦弱心理咨询...
  • 婚姻婚外恋亲子关系职业...
  • 想不到我怎么会落选——...
  • 我觉得自己很差劲——高...
  • 热点心理咨询
  • 推荐心理咨询
  • 相关心理咨询
  • 严厉家庭体罚教育不当的...
  • 感到处处不如别人的女大...
  • 心理案例:心理扭曲的少年
  • 心理案例:多关注儿童少...
  • 心理案例:儿子打老爸理...
  • 心理案例:青少年厌学
  • 学习坏习惯心理案例
  • 男人心理案例之遭遇不测
  • 学习坏习惯心理案例
  • 心理案例:批评一句儿童...

心语心理咨询电话:  手机:  心理诊所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鹦鹉大道373号地理方位地图

 

滨江怡畅园11-2-1202  位置地图       邮编:430052         网上在线心理医生QQ:362890071

 

MSN或邮箱mailto:www.hrxl.cn@qq.com  公交:6、524、558、598、720、727、728、532、554、704、559、580倒口南村站下 法律顾问:湖北瑜珈律师事务所吴健宝律师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欲转载请注明www.hrxl.cn华人心理咨询网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


华人心理咨询网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  鄂ICP备060215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