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耳的故事
在学习知识的时候,不能只考虑自己的兴趣,也要充分考虑每一门知识对自己未来的可能影响。
数学是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打好了这一基础,知识的大厦才会牢固。在学习知识的时候,不能只考虑自己的兴趣,也要充分考虑每一门知识对自己未来的可能影响。
19世纪初,一个早晨,英国一家酿酒厂的老板带着他的两个儿子,来到著名科学家道尔顿的家里,恳求道尔顿教这两个孩子学习科学知识。那个年龄较小、机智活泼的孩子,名叫詹姆斯·焦耳。
道尔顿是位严格的老师。开始,他并没有给孩子们讲授物理和化学的原理,而是讲了许多高深的数学知识。
“讲这些枯燥的数学有什么用?若能讲讲那些有趣的电学实验该多好!”焦耳有些不耐烦了。
第44节:不生硬地模仿别人
好不容易盼到了放假,焦耳和哥哥一同去旅游。他找来一匹跛马,让哥哥牵着,自己却悄悄躲在后面,用伏打电池将电流通到马身上,想要试验动物对电流的反应。结果,跛马受到电击狂跳起来,差一点出了事。
他们又划船来到青山环绕的湖上。焦耳决定试试这里的回声有多大。他在枪口里塞入大量的火药,然后扣动扳机。谁知枪声大作,“呼”地一声,喷出一股长长的火焰,烧光了焦耳的眉毛,还把哥哥吓得差点落进水里。
后来,他们又兴致勃勃地爬上一座高山。只见远处浓云低垂,隐约能看到闪电,然后才听到滚滚的雷声。这是怎么回事?焦耳用怀表认真记录下从闪电开始到听到雷声的时间。
开学后,焦耳把自己做的试验都告诉了老师。道尔顿笑了,说:“这些实验中,只有最后一次你做对了。”他谆谆告诫焦耳:人们只要掌握了光的速度和声的速度,就可以从看到闪电到听到雷声的时间,推断出闪电发生在相距多远的地方。
焦耳听了很惊异:“难道枯燥的数学中会藏着这么多学问?”道尔顿举了许多例子开导他,真正的科学实验是不能只观察现象的,它必须有精密的测量,并学会用数学知识从测量的数据中总结出规律。
焦耳顿开茅塞,从此,他开始注重理论学习和精密的测量了。经过这样不懈的努力,他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物理学家。
不生硬地模仿别人
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特点,都有适合自己的工作,也有不适合自己的工作,看人家做得好,但自己未必能行,还不如专心致志干好自己的本行,让别人来羡慕你呢!记住,你永远是独一无二的。
斯迪克毕业要找工作了,他的叔叔给他讲了一个故事。那个人家住费城,小时候很穷,他走进一家银行,问道:“劳驾,先生,您需要帮手吗?”
一位仪表堂堂的人回答说:“不,孩子,我不需要。”
孩子满腹愁肠,他嘴里嚼着根甘草棒糖,这是他花5分钱买的,钱是从虔诚、好心的姑妈那里偷来的。他分明是在抽泣,大颗大颗的泪珠滚到腮边。他一声不吭,沿着银行的大理石台阶跳下来。那个银行家用很优雅的姿势弯腰躲到了门后,因为他觉得那个孩子想用石头掷他。可是,孩子拾起一件什么东西,却把它揣进又寒伧又破烂的茄克里去了。
“过来,小孩儿。”孩子真的过去了,银行家问道:“瞧,你捡到什么啦?”回答:“一个别针儿呗。”银行家说:“小孩子,你是个乖孩子吗?”他回答说“是的”。银行家又问:“你相信主吗?--我是说,你上不上主日学校?”他回答说“上的”。
接着、银行家取来一支纯金钢笔,用纯净的墨水在纸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心理治疗电话:
国家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QQ36289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