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ss Feed 
  • [繁体中文]
  • 首页
  • 心理咨询
  • 强迫症
  • 抑郁症
  • 社交恐惧症
  • 焦虑症
  • 神经症
  • 图
  • 心理治疗
  • 心理学
  • 心理学家
  • 人格障碍
  • 家庭治疗
  • 爱情婚姻
  • 精神分析
  • 心语专栏
  • 心理医生
  • 咨询流程
  • 咨询范围
  • 咨费表
  • 彻底治疗
  • 治疗反馈
  • 心理咨询首页 | 心理咨询 | 性格心理学 | 教育心理学 | 心理案例 | 心理辅导 | 青春期 | 成功心理学 | 女性心理学 | 青少年心理咨询 | 大学生心理 | 中学生心理 | 心理测试 | 性心理咨询 | 专题 | 留言本 | 搜索
  • 当前位置:心理咨询首页 >> 心理咨询 >>
  • 佛陀教你不生气 (8)
  •       2008-04-02 16:04:06   转载请注明华人心理咨询网http://www.hrxl.cn      
  •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电话 网络网上在线心理咨询QQ:362890071
  • 模样。同样,他人也可以成为我们的镜子,他人表情的变化可以告诉我们,我们的态度是否能够让别人接受。
      很多时候,你身边的人并不会逐一察觉你的各种情绪,但他们会十分敏感地察觉你的怒气,甚至在你自己都还没有意识到的时候,他们就已经察觉到了,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你千万不能认为,别人是在存心和你过不去,如果要追究起来,答案也很简单——他人就像一面镜子一样,站在你的对面,而你则无法站在你自己的对面。一旦有了怒气,你就会不知不觉地带给别人一种压迫感,压迫感是一种不舒服的感觉,而对于不舒服的感觉,人的感受是很灵敏的,所以,你身边的人会比你更早地察觉出你的怒气。
      你是否能够控制自己的愤怒——这一点,你身边的人比你自己更清楚,正因为这样,你可以很好地借他人来敦促自己。你可以把自己想像成一匹马,而你身边的人就是马鞭,你没有被鞭打,说明一切正常;你被鞭打,则说明有一种力量驱使着鞭子打你,这种力量是什么呢?不是别的,就是“不满情绪”,而不满情绪是不会凭空产生的,既然这种情绪是针对你的,你就不得不想一想,自己是否对他人产生了压迫感,从而导致别人还击自己。当你意识到这一点,就已经算是前进了一大步。接下来该怎么做呢?再简单不过了,让那鞭子停下来,但这绝不是说要把鞭子夺下,放到脚下踩碎——你见过哪匹马把打在自己身上的鞭子夺下并踩碎吗?肯定没有,马只会出于本能奔跑,只要鞭子不停,它就一直跑,而且越跑越快,那我们为什么不这样做呢?在这里,我们真的应该效仿马的本能——向前跑,尽全力前进,直到驱使着鞭子的不满情绪消失为止。对于马来说,它的全部任务就是跑快,而对于我们来说,任务就是进步。被鞭子抽打不是坏事,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够挖掘自己的自控力,从而使鞭子停下来——也就是说我们要消除他人对自己的不满情绪。
      “小姐!你过来!你过来!”顾客高声喊,指着面前的杯子,满脸寒霜地说:“看看!你们的牛奶是坏的,把我一杯红茶都糟蹋了!”
      “真对不起!”服务小姐赔不是地笑道:“我立刻给您换一杯。”新红茶很快就准备好了,碟边跟前一杯一样,放着新鲜的柠檬和牛乳。小姐轻轻放在顾客面前,又轻声地说:“我是不是能建议您,如果放柠檬,就不要加牛奶,因为有时候柠檬酸会造成牛奶结块。” 
      顾客的脸,一下子红了,匆匆喝完茶,走了出去。 
      有人笑问服务小姐:“明明是他自己不懂,你为什么不直说呢?他那么粗鲁地叫你,你为什么不还以颜色?”
      “正因为他粗鲁,所以要用婉转的方法对待。正因为道理一说就明白,所以用不着大声!”小姐说:“理不直的人,常用气壮来压人。理直的人,要用气和来交朋友!” 
      每个人都点头笑了,对这餐馆增加了许多好感。往后的日子,他们每次见到这位服务小姐,都想起她“理直气和”的理论,也用他们的眼睛,证明这小姐的话有多么正确……他们常看到,那位曾经粗鲁的客人,和颜悦色,轻声细气地与服务小姐寒喧。
      我们往往欣赏“理直气壮”,却往往忽视“理直气和”的绝妙之处。常言到:有理不在声高,更何况你是否有理呢?反过来,对于别人的无知、粗鲁,我们是“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好呢,还是“以柔克刚”好呢?别忘了:要用气和交朋友!
      如果不能做到这样,那么你可能就会无形中感觉到气愤,而生气又会给你带来什么呢?生气的背后是什么呢?
      当我们自己成为那个敏感、易怒、无理、情绪失控的人的时候,我们也应意识到其原因很可能是我们曾经受伤,而伤口尚未愈合。若我们能了解自己心灵里面尚待医治或解决的问题,再对症下药,必能成为情绪稳定、别人喜欢接近的人。不快乐不是别人造成的,乃是自己心灵里面的问题。
      生活中真实的情况是,朋友和敌人没有差别。可人们总认为,朋友是亲切和和蔼的,遇到自己的朋友总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但是,遇见敌人就完全不同了,敌人只会使人反感、痛恨。一般的人,肯定都无法忍受脾气恶劣的人,但你不该把别人的坏脾气当作坏脾气,而是当成一种训练工具,以便时时刻刻训练自己的忍耐力。所以,当你听到最不中听的话时,千万不要火冒三丈。你完全可以把别人的话看作一个切入点——发现自己和训练自己的切入点,而且,往往是最难听的话,对你而言是最有帮助的指引。

    ------------
    我们的错误(1)
    ------------

      严格来说,愤怒也是一种错误,尤其是向他人发泄自己的愤怒。但是,谁都会以错为对,以善为恶,就连圣人都不能避免这样的错误,更何况我们这些普通人?但这绝不能成为我们肆意愤怒的借口。
      无恶意的犯错固然不是罪,但有一些道理还是应该注意的。比如说“虚心”,很多人善恶不分,也不考虑事情的因果关系,至于改正自己的过错,就更不用提了。可是,圣贤却不会这样。就连圣人贤士都这么虚心,我们难道可以自满吗?
      一个中年人正当事业如日中天时,却突然退出了商场,他说他已经厌倦了商场。后来,他专程到一座寺庙去要求出家,他向师父说:“禅师!我现在已看破红尘,请禅师慈悲收留我出家,让我做你的弟子吧!”
      禅师说:“你有家庭,有太重的社会习气,你还不能出家,慢慢再说吧!”
      中年人又说:“禅师!我现在什么都放得下,妻子、儿女、家庭都不是问题,请您即刻为我剃度吧!”
      禅师说:“慢慢再说吧!”
      中年人没办法,有一天,起了一个大早,就到寺里拜佛。禅师一见到他便说:“你为什么那么早就来拜佛呢?”
      这个中年人说:“我为了灭除心头的火,特意一大早就来拜见你。”
      禅师就说:“你起得那么早,不怕妻子背着你和别人偷情吗?”
      这个中年人听了以后非常生气,他终于忍不住说:“你讲话太伤人!”
      禅师这时说:“你看,我只是稍微试探你一下,你就生气了,你怎么可能消得了内心的火气?又怎么可能放得下一切来出家呢?”
      对自己的错误,人们多少都会有些迟钝,本以为自己已经成功地超越了某一条修持之线,却只在别人的一个小小测试中败下阵来。
      做错了事情,就应该被人谴责,掩饰自己的错误。只能错上加错。当你蛮横地向别人发泄愤怒,你就应该遭到别人的谴责,这是理所当然的。这时候你绝不应该为自己开脱过错。你应该认真地对待别人的谴责,并接受别人的批评。
      当然,人的本能是为自己的错误辩护,可是,能够及时认错的人,却会展现出一种与他人不同的气质。如果人们都能以恕己之心待人,则别人的毛病过错自然显得微小,不再不可原谅,而对方对自己的感激和赞赏也就相应增加,彼此有了宽容和欣赏的心态作支撑,这份交情自然牢不可破。
      也许你会说,愤怒只是一种情绪,难道人们连表露这种情绪的权利都没有吗?人确实有权利表露自己的情绪,然而,关键问题在于,别人也有权利反感你的愤怒,更何况,你是在蛮横地发泄自己的愤怒。
      相应的,用责备别人的心态反思自己,审视自己的所作所为,自己的过错便处处皆是,这样,自己的悔改之志立刻萌生,以此为诫,过错自然日少。
      从前,一个官员去拜访一位师父,他看见师父端坐在鹊巢边,于是说:“师父住在树上,太危险了!”师父回答说:“先生!你的处境才非常危险!”
      这个官员听了不以为然地说:“我现在好好地当着官,有什么危险呢?”
      师父说:“薪火相交,纵性不停,怎能说不危险呢?”意思是说官场浮沉,勾心斗角,危险就在眼前。这个人似乎有些领悟,转个话题又问道:“如何是佛法大义?” 
      师父回答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个官员听了,以为禅师会开示自己深奥的道理,原来是如此平常的话,感到很失望地说:“这是三岁小孩儿也知道的道理呀!”
      师父说:“三岁小孩都知道的事情,八十岁的老人未必做得到。”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句话说来容易,实际上并不是简单的事情,它强调的是同时性,既要行善,又要不做恶,而且,尽管你知道你应该怎样做,却不一定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如果行善的同时也作恶,就好比一个人扫地的时候,边扫边扔东西,想必在生活中,你是不会看见这么愚笨的主妇的。
      我认识一位老人,他从二十岁时起,就开始反省,花了很大的功夫,他发现自己每天都有缺点应该改进,可是当他到了五十岁时,仍然还发现了自己四十九岁时的缺点和过失。可见,一个人的错,是很难改完的。可是,不做恶、不犯错、不断行善——这些是改造命运的前提条件,所以,那些希望自己的生活更美好的人,应该努力去做。
      也有一些人认为,没什么过失可以改,这样想的人,大多没有思考过,什么叫做错误。由此一来,明辨善恶就显得很重要了。
      人们都知道,种地的时候有一个环节叫做锄草。新苗长出来了,杂草也长出来了,我们要的是农作物,而不是杂草,因此我们需要去除杂草。人们心中的恶就像农田里的杂草,是一定不能忽视的,不认真锄草的农夫,到了收获的时节,会发现自己几乎没有什么收成。而不认真发现并纠正自己错误的人,正好就像这样的农夫,他们也会在生命终止的时候发现,自己几乎没有什么品质是值得称道的。
      很多为人师长的人都会教导别人检察自己的心念、行为和语言,他们不仅教别人这样做,他们自己也坚持这样做。比如,我就认识一位教师,他每天反省三次,还有另外一位老先生,每天晚上都要点三炷香,把自己这一天所做的事情说出来,凡是不敢禀告菩萨的事情,他就绝不敢做。这样的做法看起来有点麻烦,但坚持下去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
      经常反省自己的内心,才能及时制止恶行,发现善举。哪些是善的,就努力保持,这可以叫做锦上添花;哪些是恶行和错误的做法,就坚决不做,这可以转祸为福。

    ------------
    我们的错误(2)
    ------------

      我们经常说夜长梦多,纠正自己的过错也一样,改得越及时越好。就算一时半会儿改不了,也要给自己定一个明确的期限,这是在鞭策自己。否则,拖拖拉拉会使人的意志慢慢被消磨掉,想要纠正错误就变得困难了。
      另一个时间问题是,纠正自己的错误永远不会晚,所以,即便你曾经犯下非常可怕的错误,或是做了一些极为罪恶的事情,你也不应当放弃改过。只要我们一息尚存,就仍然有改过的机会。
      忏悔就好比把你心中有毒的东西都挖出来,放到太阳下,难道,在阳光的暴晒之下,你的“恶”还能存活吗?所谓放到太阳下,也就是指忏悔时要勇于公开,这样会更有效果。私自忏悔虽然也是忏悔,但由于你面对的是自己,就总是会有所放松,可能在你还没有发现的时候,就有一些恶的余根留下了,那么,不管你哭着颤抖着,叫着神灵的名字,又或是喊着自己的祖先,你也不会收到忏悔的最佳效果,罪恶之根在你的心里向下钻,长得越来越紧,直到你用尽吃奶的力气也拔不出它。这不是在吓唬人,而是在呼吁一种公开的忏悔。
      你没有必要专门开设一个会场,或是找一个广场,来作为自己忏悔的场地,只有公众人物才需要这样的忏悔场地,普通人的公开忏悔,主要指的是向周围的亲人朋友忏悔。有个年轻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跟着一群朋友沉迷于享乐。后来他反悔了,觉得很对不起自己的父母,他就给自己的父亲写了一封信,他的父亲什么也没说,无言地原谅了他,这使他更加自责,也更加想要改过自新。这位父亲的做法是很正确的,他没有盲目地苛责自己孩子,这表现出了他对孩子的信任,因为他知道,孩子已经有心要忏悔了,那么作为孩子最亲近的人,他就应该积极地作出反应,而他不加责备的反应,正是一种最好的反应,这可以帮助他的孩子进一步忏悔自己的所作所为。
      要想不再做恶事,就必须学会忏悔,因为忏悔是一个必然的过程。恶行到底有多坏?对此,你应该有所认识,当你产生了对恶行的憎恶,你就会萌发改正它们的欲望了。
      伐木工坎树的时候,可以有不同的顺序,比如,先把


  •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心理治疗电话:

    国家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QQ362890071

    MSN:www.hrxl.cn@qq.com   skype帐户:www.hrxl.cn

    新浪UC:217271074   阿里旺旺:心语心理咨询师

    心理辅导时间:中国大陆北京时间9:00至22:30


     
  •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hrxl.cn/xinlizixun/xinli_3067.html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 责任编辑:华人心理咨询网
  • 各类心理障碍心理咨询及心理疾病心理治疗师联系方式


网上网络心理医生心理治疗在线联系方式 QQ:362890071或www.hrxl.cn@qq.com MSN:www.hrxl.cn@qq.com

skype帐户:www.hrxl.cn

新浪UC:217271074

阿里旺旺:心语心理咨询师

工作时间:中国大陆北京时间9:00~22:30

心理咨询电话:
  • 最新心理咨询
  • 超过半数心理咨询者“半...
  • 害怕看心理医生非常犹豫
  • 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
  • 老子谈心理健康
  • 拒 绝 的 艺 术
  • 做一个有反应的倾听者
  • 中国人:看心理医生不是...
  • 哲理小故事
  • 教师“健心”四要素
  • 自我心理调节之心理目标...
  • 热点心理咨询
  • 五句话足以改变人生
  • 论人生的迷茫与困惑
  • 判断你心理是否成熟的1...
  • 超过半数心理咨询者“半...
  • 心理缺陷是什么
  • 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
  • 他为什么总在想像和母亲...
  • 如何正确倾倒自己的心理...
  • 害怕看心理医生非常犹豫
  • 快乐心情在生活中这样打捞
  • 推荐心理咨询
  • 谘商与心理治疗的理论与...
  • 心理咨询态度系列训练
  • 心理门诊(上)
  • 相关心理咨询
  • 溺爱导致的懦弱心理咨询...
  • 中学生心理咨询典型案例
  • 超过半数心理咨询者“半...
  • 婚姻婚外恋亲子关系职业...
  • 同性恋还是异性恋的心理...
  • 完善个性 克服嫉妒——...
  •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
  • 走近心理咨询,提高生命...
  • 专业心理咨询的“话疗”...
  • 攻击性儿童心理咨询案报告

电话:  手机:13886092363    心理诊所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汉阳鹦鹉大道373号滨江怡畅园11-2-1202         邮编:430050         网上在线心理医生QQ:362890071

电邮MSN:www.hrxl.cn@qq.com  公交:6、524、558、598、720、727、728、532、554、704、559倒口南村站下 法律顾问:湖北瑜珈律师事务所吴健宝律师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欲转载请注明www.hrxl.cn华人心理咨询网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


华人心理咨询网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  鄂ICP备060215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