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ss Feed 
  • [繁体中文]
  • 首页
  • 心理咨询
  • 强迫症
  • 抑郁症
  • 社交恐惧症
  • 焦虑症
  • 神经症
  • 图
  • 心理治疗
  • 心理学
  • 心理学家
  • 人格障碍
  • 家庭治疗
  • 爱情婚姻
  • 精神分析
  • 心语专栏
  • 心理医生
  • 咨询流程
  • 咨询范围
  • 咨费表
  • 彻底治疗
  • 治疗反馈
  • 心理咨询首页 | 心理咨询 | 性格心理学 | 教育心理学 | 心理案例 | 心理辅导 | 青春期 | 成功心理学 | 女性心理学 | 青少年心理咨询 | 大学生心理 | 中学生心理 | 心理测试 | 性心理咨询 | 专题 | 留言本 | 搜索
  • 当前位置:心理咨询首页 >> 心理咨询 >>
  • 佛陀教你不生气 (15)
  •       2008-04-02 16:04:06   转载请注明华人心理咨询网http://www.hrxl.cn      
  •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电话 网络网上在线心理咨询QQ:362890071
  • 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为即将出生的孩子准备礼物(不如说是遗物),她给孩子写信、画素描,写好画好就放到枕头下面。当小护士冒昧地问她为什么一定要把孩子生下来的时候,她不仅没有生气,还微笑着回答说既然孩子已经来了,她就不愿意剥夺孩子的生命。小护士又问她,难道就不怕孩子被感染病毒吗?这一次她的回答是:如果不试试的话,孩子存活的机会就一点都没了。说完这话,19床又叫住小护士,她说她明白自己的情况,所以,一旦生产的时候发生了意外,一定要保住她的孩子。
      考验的时刻终于来到了。情况很不乐观,19床的子宫内膜非正常脱落,这意味着孩子感染病毒的可能性成倍地增加了,更可怕的是,麻醉剂没有用,19床手和脚腕被固定在产床上,手术刀迅速地在她的肚皮上划下去,皮肤裂开,脂肪层、肌肉、黏膜、子宫……19床握着小护士的手骤然间收紧了,她咬着毛巾的嘴里发出了含混低哑但却绝对是撕心裂肺的吼叫,她的身体在产床上剧烈地颤抖着、痉挛地颤抖着,脸则因为剧痛而变形……在这之前,19床恳求医生:“救我的孩子,别管我!”
      这种母爱令人震撼,19床为了自己的孩子,忍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疼痛。非常幸运的是,孩子降生了,而且,没有感染艾滋病病毒。19床只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看了自己的孩子一眼,就裹着一身的汗水、带着血肉模糊的身体离开了世界……
      后来,小护士在19床的枕头下发现了她给自己孩子留的信和画,最上面的一幅画,画了一个大大的太阳,太阳的下面则是一双小小的手,画上还写着字:“宝宝,生命就是太阳,今天落下去,明天还会升起来。只是,每天的太阳都不一样。”
      陷入悲苦,则人自身的光彩也消失,淡然处置悲苦,则人身上泛起难以磨灭的光彩。

    ------------
    醒悟
    ------------

      做人时时要有“居安思危”的态度。安逸的现状不见得稳固,如果不善加维护,随时保有一种岌岌可危的状态,那安逸的环境便容易变成困境;反之,尽管身处非常困苦的境地,也可能摆脱困境。
      自性即佛性,与自己的身体,其实是处在一种和谐的状态,而且可以没有内外之别,一个人可能一辈子都见不到自性,但不能因此说自性是不存在的。我们对人间世相的认识,往往如我们钻进一个个大小不同的瓶中,瓶子是腹大口小,并且是不透明的,让许多人埋没一生,未见过自己真正的面目。
      退一步海阔天空。该回头时且回头,不要执意去钻无意义的牛角尖,用一颗平和的心去看世界,你会发觉天地之广大,也会感悟纷争和痛苦如过眼云烟般不值一提。已经发生了的事情,不必再去追究,过分地沉溺于对过去的追忆和懊悔,只能徒增烦恼。要着眼于对希望的积极追求,才能把握住现在和未来。
      人从一生下来,就注定要面临死亡。这个过程也许是几年、十几年、几十年,甚至一百年。这些不同的人生,也有其相同之处,与疾病的抗争和对死亡的恐惧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磨难。
      也许你的外婆会成天跟你念叨,她一点也不怕死,她老啦,很快就要死了,但如果你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她很想再活一些年。她念叨自己快死了,实际上是暗藏着一种愿望:希望在她离世之前,得到小一辈人更多的关注,她哪里舍得离开你们啊?她说她快死了并且她不在乎的时候,她是多么的害怕和绝望啊,她真是很希望时时刻刻都和你们在一起。但是她也知道年轻人们有自己长远的生活,哪里能够成天都陪着她呢?看看呀,这就是可怜的老人,你有没有想过他们的内心是多么凄凉和绝望呢?你有没有认真地对待过他们的愿望呢?
      当我们步入老年,便不再期待将来,因为在老人眼里,将来是死亡的代名词;当人类步入老年,便开始回忆过去,因为只有沉浸在回忆中,才会暂时忘却疾病的痛楚和对日益衰老的无助。对于人来说,不可知的才是令人恐惧的,人类最大的恐惧莫过于对死亡的恐惧,死后的一切都不可知,死亡即代表消失,即使生前视如生命的名利、财富、亲人、爱人……你也一样都带不走。
      面对死神的降临,即便是再高明的医师、再至亲的家人也束手无策。你可以延迟你的死期,但你却无法逃避死亡。在你的灵魂与身体分开的一刹那,你呼喊着亲人的名字,进入了不可预知的世界。从出生到死亡,人的一生注定要历经磨难,直到死亡真正到来那一刻,一切磨难才得以宣告结束。
      人活一世,除了经历着“生、老、病、死”外,总在不停地追求着什么,财富、地位、名气、爱情……它们不断地膨胀着你的欲望,拉你堕入无底的深渊。得到与得不到,都因你心中有欲念而生出无尽的烦恼,让你的心灵得不到净化和超脱。
      人生不仅要面对得于失的烦恼,还要面对宽容与接受的洗礼。世上无完美之事,一味的批评和苛求只能给自己招致痛苦和麻烦。
      有一位老教授非常喜爱兰花,读书之余,他最大的的爱好就是养兰花,把兰花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用心照顾。
      一次,老教授要出门一段时间,临行前交待保姆,要悉心照料那些兰花。在老教授不在的那段时间,保姆把兰花照顾得很好,但有一天浇水时却不小心将兰花架碰倒了,所有的兰花盆都摔碎了,兰花散了一地。保姆因此非常恐慌,打算等老教授回来后,向他赔罪领罚。
      老教授回来后,知道了事情的缘由,不但没有责怪,反而说道:“我种兰花,是希望用来养心的,同时也是为了美化家里环境,不是为了生气而种兰花的。”
      老教授之所以看得开,是因为他虽然喜欢兰花,但心中却无兰花这个挂碍。因此,兰花的得失,并不影响他心中的喜怒。同样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牵挂得太多,我们太在意得失,所以我们的情绪起伏,我们不快乐。在生气之际,我们如能多想想:
      “我不是为了生气而工作的。”
      “我不是为了生气而教书的。”
      “我不是为了生气而交朋友的。”
      “我不是为了生气而作夫妻的。”
      “我不是为了生气而生儿育女的。”
      那么我们就会为我们烦恼的心情辟出另一番安详。

    ------------
    你在想什么呢
    ------------

      我们的生活应当是正常的,对自己的举动也不用过度地考虑,但只要涉及到自己的内心,就一定要谨慎,因为,你的种种念头都会通过你的行为反映出来。之所以说我们不用考虑行为,实际上是要提醒你——注意自己的心念。你问过自己这样的问题吗——你在想什么呢?
      如果一个人感到了不满足与苦累,最主要的原因绝对不在于这个人所具备的外界因素,比如这个人所经历的人、事件以及外部环境。每个人都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以自己的眼光看待同一件事情,所以每个人心中所获得的经验是各不相同的。就像面对同一个旅游景观,有的游客会觉得非常吸引人,使他们流连忘返,而有的游客会觉得了无生趣,没有一点欣赏价值。虽然他们都到达了相同的风景点,但是在各自心中却产生了完全不同的看法。
      如果我们对每一个风景的看法都是很简单而很相似的,那么我们还用得着跑到那风景面前去吗?我们还不如买一堆旅游书坐在家里看呢。“众口难调”也说明了同样的道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口味习惯,面对同样的食物,每个人都会有自己不同于他人的喜欢反应。
      再看看我们生活中的人际关系,也反映了同样的情况。一个人不可能得到所有人的认同,在某些人眼中他正直,善良,给人们温暖的感觉,而另一些人看来,他却如敌人一样,看到他就觉得反感。这就证明,每个人对同一个人的感受不尽相同,也许这个人能给别人爱的感觉,但自己对于他却感受到了恨。
      如果我们想要了解人心所感受到的巨大差异,不一定要把所有人的感受都了解之后才能得出结论。运用一个简单的方法,静下心来,我们回想自己的过去,与我们相遇过的人,我们对他们的感觉是怎么样变化的。对于一个陌生的人,初次见面可能没有什么值得我们记住的事情,所以,我们几乎不理会这个人的存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我们了解了他待人接物的方式,发现他是个友爱,热心的人,我们成为了亲密的朋友,随着相处越来越久,发现他身上似乎具备了所有的美德,于是,我们之间产生了爱,而且这种爱越深使我们越相信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
      可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他做了与我们的立场相对的事,或者只是表示了他的对我们的某些不赞同,尽管这对于我们的生活没有任何的影响,但结果却使我们不再愿意听到他的声音,与他共事和生活,我们眼中的这个人已经失去了让我们喜爱他的所有理由。所有的情况都发生了变化,我们只看到的是一个让人讨厌的人,和往日被我们所爱的那个他完全相反。因为我们看待这个人的态度转变,那么我们所感受到的感情也会改变,往日对那个人的爱戴转变成了憎恶,而在我们的心则怀揣着巨大的痛苦。
      有一次,我和一位朋友,以及这位朋友的孩子(这个男孩子年龄在十五岁左右)前往一个地方,路上,听到两个妇人在吵架,其中一人对着另外一人骂道:“你一点天良都没有,你不讲天理。”另外一个妇人回骂:“我怎么没有天理,你才没有良心呢。”
      我的那位朋友听了,对自己的孩子说:“你听,他们在讲道说教呢!”男孩说:“爸爸,他们是在互骂,不是在讲道。”我的这位朋友又说:“他们一个在讲天理,一个在讲良心,不是讲道是讲什么呢?”朋友的孩子一听,觉得有理。这时朋友接着对自己的孩子说:“天理良心用来要求自己就是道,要求别人就是互骂。”我很欣赏朋友的做法,他不动声色地让孩子上了一次生动的课。人们之间的仇恨,往往由于很小的事情而起,另外,人们对别人过于苛刻,对自己则过于放松,天理、良心——这些原本可以约束人们行为的规则,一旦被人们加以不合理的利用,就已经失去了它们本身的意义,不再具备使人反省自身行为的作用。
      显然,我们心灵所有的苦累,不是因为外界事物的变化,而是自己看待外界事物的心境发生了改变,并且,即使是外界事物不发生变化,用不同的心境去看待它们也会获得不同的感受。而我们的生命的过程就是一个体验这种不断波动的的过程。
      这种波动是始料不及的。你有过这样的经验吗?某一次你正要对某个人发怒,但当你还未将刻薄的话语说出口之前,脑海中突然闪现了这个人与自己共同经历的某些快乐体验,或者是这个人乐善好施的德行,再或者是对自己自私行为的反省。一时间,心中怨愤的阴影被驱散,心中的痛苦被化解。你和他人之间又恢复了往日的亲密。毋庸置疑,这样的经验每个人都体验过,它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意念的转变时常发生,那么让我们自己获得更多快乐的方式,也就是领会能够控制意念转变的方式。事实上,要领会这个方式并不困难。
      如果在某一个时刻你突然很讨厌某个人,那么,请你千万不要把自己的想法表现出来,你赶紧走开吧,走到一个看不见这个人的地方去,不要想任何关于他的事情,就当他不存在好了,然后,你再次回到你们共处的空间里,这时,你又突然发现了他,你对自己说,呀,我又有了一个新朋友,我恐怕应该跟他说说话吧,嗯,第一次和他说话,我的态度要好一点、友善一点,然后你就说话吧,如果他听到你的声音真的是友善的、充满了光彩的,他恐怕也会停下正在说的话,认真地来听一听你在说什么呢。
      如果把人生比作航海,信仰使你确定目标;如果把人生喻为旅程,信仰为你指明方向。而人的一生变数万千,遇事无数,信仰就是举动的准则,能够照亮你在茫然的混沌世界中心无旁骛勇往直前,减免不必要的烦愁与干扰,快速地到达目的地,有了信仰的指引,即使是灰暗的生命也能恢复明嫩光鲜。

    ------------
    提醒自己勇猛精进(1)
    ------------

      只有有智慧的人才会珍视时间的宝贵,愚笨的人却忽视时间的价值,甚至浪费时间。塑造人格和成就事业凭借的是时间,而储功积德依靠的也是时间。
      在某一个国家,婴儿一降生,医生就会立即打开计算机,通过户籍网络查看他(她)是这个国家的第多少位成员,然后以此为编号开始在户籍卡中输入这孩子的姓名、性别、出生时间及家庭住址。由于婴儿和大人一样,用的都是统一规格的户籍卡,因此每一个刚出生的婴儿都有财产状况这一栏。
      这个国家所有的人在为孩子填写拥有的


  •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心理治疗电话:

    国家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QQ362890071

    MSN:www.hrxl.cn@qq.com   skype帐户:www.hrxl.cn

    新浪UC:217271074   阿里旺旺:心语心理咨询师

    心理辅导时间:中国大陆北京时间9:00至22:30


     
  •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hrxl.cn/xinlizixun/xinli_3067.html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 责任编辑:华人心理咨询网
  • 各类心理障碍心理咨询及心理疾病心理治疗师联系方式


网上网络心理医生心理治疗在线联系方式 QQ:362890071或www.hrxl.cn@qq.com MSN:www.hrxl.cn@qq.com

skype帐户:www.hrxl.cn

新浪UC:217271074

阿里旺旺:心语心理咨询师

工作时间:中国大陆北京时间9:00~22:30

心理咨询电话:
  • 最新心理咨询
  • 超过半数心理咨询者“半...
  • 害怕看心理医生非常犹豫
  • 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
  • 老子谈心理健康
  • 拒 绝 的 艺 术
  • 做一个有反应的倾听者
  • 中国人:看心理医生不是...
  • 哲理小故事
  • 教师“健心”四要素
  • 自我心理调节之心理目标...
  • 热点心理咨询
  • 五句话足以改变人生
  • 论人生的迷茫与困惑
  • 判断你心理是否成熟的1...
  • 超过半数心理咨询者“半...
  • 心理缺陷是什么
  • 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
  • 他为什么总在想像和母亲...
  • 如何正确倾倒自己的心理...
  • 害怕看心理医生非常犹豫
  • 快乐心情在生活中这样打捞
  • 推荐心理咨询
  • 谘商与心理治疗的理论与...
  • 心理咨询态度系列训练
  • 心理门诊(上)
  • 相关心理咨询
  • 溺爱导致的懦弱心理咨询...
  • 中学生心理咨询典型案例
  • 超过半数心理咨询者“半...
  • 婚姻婚外恋亲子关系职业...
  • 同性恋还是异性恋的心理...
  • 完善个性 克服嫉妒——...
  •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
  • 走近心理咨询,提高生命...
  • 专业心理咨询的“话疗”...
  • 攻击性儿童心理咨询案报告

电话:  手机:13886092363    心理诊所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汉阳鹦鹉大道373号滨江怡畅园11-2-1202         邮编:430050         网上在线心理医生QQ:362890071

电邮MSN:www.hrxl.cn@qq.com  公交:6、524、558、598、720、727、728、532、554、704、559倒口南村站下 法律顾问:湖北瑜珈律师事务所吴健宝律师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欲转载请注明www.hrxl.cn华人心理咨询网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


华人心理咨询网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  鄂ICP备060215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