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心理咨询
强迫症
抑郁症
社交恐惧症
焦虑症
神经症
图
心理治疗
心理学
心理学家
爱情婚姻
精神分析
心语专栏
心理医生
咨询流程
咨询范围
咨费表
系统治疗
治疗反馈
心语心
心理治疗首页
|
心理治疗
|
精神病
|
心理影视
|
艺术治疗
|
精神障碍
|
成瘾行为
|
催眠治疗
|
身心症
|
精神疾病
|
情绪管理
|
心理疾病
|
家庭治疗
|
专题
当前位置:
心理治疗首页
>>
心理治疗
>>
我总是对自己很生气因为自己不够好 (14)
心理邮箱362890071@qq.com 转载请注明华人心理咨询网
www.xlzxs.net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电话02784530206 网络网上在线心理咨询QQ:362890071
答“是”,可能让你感到不太舒服,使你的“反躬自问”停滞不前。你很想挖深一点,但你写的答案,或那些折磨你的想法却好似一个无可反驳的事实。这儿有些方法能诱使你的念头松动,进而激荡出新的答复,让你更深入“反躬自问”,释放积存已久的心理压力。
那表示_________________
最有力的脑力激荡法,就是在你原先答复的后面加上:“那表示___________。”你的痛苦可能是你对那事件的诠释造成的,而不是来自你所写的那个想法。这附加短句会引出你对事实的诠释,为了“反躬自问”,你对这短句的回答显示出:“你认为你的原有答复是什么意思”。
让我们来谈你所写的:“我很气我父亲,因为他打我。”那是真的吗?是的,那是真的:你“的确”生气了,而且,在你小时候,他“的确”多次打你。请试着在这句说法的后面补上你的诠释:“我很气我的父亲,因为他打我。那表示 ______________。”或许你会补上:“那表示:他不爱我。”
你知道自己的诠释之后,便能针对它“反躬自问”。请写下这个新的答复,并用四句问话和反向思考来审查它,到最后,你可能明白:自己对事实的诠释才是造成心理压力的真正起因。
你认为你会从中得到什么?
自我激荡的另一种方法,就是念出原先的答复,然后反问自己:从你的观点来看,如果你事事如愿,你认为你会从中得到什么?假设你原先写“保罗应该告诉我他爱我”,而你对于“你认为你会从中得到什么”的答复若是:“如果保罗告诉我他爱我,我会感到更安全。”那么,请写下这个新的说法,继续针对它来“反躬自问”。
最糟的结果是什么?
当你的答复牵涉到自己最不想发生的事时,请一边念,一边想象万一它真的发生了,最糟的结果是什么。循着你最害怕的情形一直想下去,把它们全写在纸上,彻底一点,让你的想象力发挥到最大极限。
例如,你在作业单上的答复可能是:“我心碎了,因为我太太离开我。”现在反问自己:“最糟的结果是什么?”把你认为即将发生的可怕事态当成你目前处境的结果,然后列出一张清单。每当任何恐怖情景由内心浮现时,便想象接下去会发生什么,然后会再发生什么事?然后再接下去呢?把自己当成一个受到惊吓的小孩,彻底一点,无需任何保留。
写完之后,从你清单的最上方开始,把每一条“最糟的情况”都用四句问话反问,接着反向思考,去“反躬自问”你所写的每一个答复。
“应该”是什么呢?
第四个有效的脑力激荡法,就是从你原有的答复里找出“应该”或“不应该”的字眼。如果你的怒气是从“事实应该有所不同”的信念发出的,那么,你或许能把“我气我父亲,因为他打我”重新改写成“我父亲不应该打我”,这个说法或许更易于审查。因为它的最初形式“我父亲打我”,我们全都知道(或是自以为知道)是真的:“那是真的吗?千真万确。”我们把一生都投注在那个节骨眼,一旦重写成“父亲不应该打我”,我们便不敢轻易认定它,而愿意试着敞开心胸,探索另一个更深的真相。
你的证据在哪里?
有时候,你根本不曾仔细瞧瞧你所谓的“证据”,却认定自己写的答复是真的,而且百分之百肯定那是真的。如果你真想知道事实真相,不妨公开你所有的证据,并用“反躬自问”来测试它的真实性。以下举出一个实例:
原有的答复:保罗伤了我的心,因为他不爱我。
保罗不爱我的“证据”是: 1.有时候他从我身边走过,一句话都不说。 2.当我走进房间,他连看都不看我一眼。 3.他没跟我打招呼,继续埋头做他的事。 4.他不叫我的名字。 5.我请他倒垃圾,他却假装没听到我说的话。 6.我告诉他晚餐的时间,但他有时候没回来。 7.我们交谈时,他心不在焉,好像他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请把上述每一个“事实证据”用四句问话和反向思考来审查,例如:
1.有时候他从我身边走过,一句话都不说,足以证明他不爱我。那是真的吗?我能百分之百肯定那是真的吗?(他是否可能正在想其它事情呢?)请继续用四句问话反问并反向思考。
2.当我走进房间,他连看都不看我一眼,足以证明他不爱我。那是真的吗?我能百分之百肯定那表示他不爱我吗?请继续用四句问话来检测你的证据,然后反向思考。请用这种方法测试整张清单,然后回到你原先的反问:“保罗伤了我的心,因为他不爱我。”——那是真的吗?找出你的“事实证据”
请在你这一生中(无论过去或现在),找出一位你认为不爱你的人,然后把你认为真正的证据全列在一张清单上。现在,把你写的每项“事实证据”,逐一用四句问话反问并反向思考。
第三句反问:当你持有那个想法时,你会如何反应呢?
因着这一反问,我们开始注意到内在的因果关系。你将看到当你相信那个想法时(你可以相信它),便会不由自主地涌现一股不安的感觉,那种干扰可以从轻微的不舒服,一直到强烈的恐惧,甚至于惊惶失措。因为从第一句反问,你可能已觉察出,那个想法对你而言不是真实的,而且也见识到谎言的威力。你的本性是真理,一旦与它对抗,你就会感到失落或焦虑,而焦虑从未像平安那样让我们觉得自在又自然。
四句问话进入我生命之后,我注意到“人们应该更有爱心”之类的想法经常勾起我的不安。我也注意到,这念头出现之前,我内心原是宁静的,既无压力,也没有不适的生理反应,这是未孳长任何故事之时的我。然后,在寂静觉知中,我开始看到“相信或执着那一念”所导致的种种感受。而且,在这片寂静里,我能清楚地觉察,如果我相信那个想法,就会导致不安和悲伤。接下来,会升起“我应该为此做点事情”的念头,再接下来,内咎之感,油然而生。
我完全不知如何让人们更有爱心,因为事实上连我都不知如何使自己更有爱心。当我自问:“如果我相信人们应该更有爱心时,我会如何反应呢?”我看到我不仅会有不舒服的感觉(这是很明显的),脑海还会浮现种种影像:我往昔受到的虐待、人们曾经对我做过的可怕事件、我第一任丈夫对小孩和我的不友善举动,在在证明了那个观念真实不虚。顿时我飞入一个不存在的世界里,那一刻的我,端着一杯茶,坐在椅子上,内心却活在虚幻的过去里。我变成痛苦神话里的角色:一位受苦的女主角,坠入一个充满不义的世界,而我的应付方式则是活在一个焦虑的身躯里,透过恐惧的眼光,看着周遭一切,有如一个梦游者,陷入无止尽的噩梦。治疗它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就是“审查”。
我喜欢第三句反问,只要你坦诚地回答,只要你看到这念头造成的因果关系,所有的痛苦便会开始动摇。起初,你也许觉察不到,甚至浑然不知自己已经进步了,但是进步与否,不是你管得着的。只要持续做“转念作业”,它将继续把你带往内心深处。下回你处理过的问题再次出现时,可能你会哑然失笑,也可能感受不到任何压力,甚至能够“毫不理会”那个想法了。
你是否能找到让你放下那个想法的理由呢?(请不必勉强放下它)
这句附带问话,通常紧跟在第三句反问的后面,因为它会彻底转变你的觉知。这随后接下去的附带一问,能让你加深意识到内在的因果关系。“我是否能找到放下那个想法的理由呢?是的,我能,因为在这想法浮现之前,我心里很宁静;它一出现,我感到全身紧绷,而且压力重重。”
最重要的是,明白“反躬自问”的目的是让你“注意”那想法而已,而不是要你“放下”它,那是不可能做到的。你若认为我在要求你放下想法,请听好:我绝无此意!“反躬自问”不是为了“消灭”想法,而是透过自觉和无条件的自爱,领悟出对你而言的真相。一旦你看到真相,那种念头就自动会放你走,而不是反其道而行。
你是否能找到让你毫不焦虑地持有那想法的理由?
第二个附带问句是:“你是否能找到让你毫不焦虑地持有那想法的理由?”或许你会找出一大堆理由,但它们全都会引起焦虑,使你感到痛苦,没有一个会让你平安。除非你无意终止你的痛苦,则一切另当别论。倘若你找到一个好似有效的理由,不妨问你自己:“这理由会带来平安,或是压力呢?持有那想法,会使我的生活更平静,或是更焦虑呢?当我感到有压力,或不感到压力时,哪一种会让我做起事来更有效率、更有爱心,又更清楚呢?(根据我的经验,所有的压力都会造成无效率)
第四句反问:没有那个想法时,你会是怎样的人呢?
这是力道十足的一句问话。想象你正站在你写的那个人面前,而他没去做你认为该做的事,或是他做了你认为不该做的事。现在,闭上眼睛,慢慢深呼吸,花一、二分钟想象:倘若没有这个念头,你会是怎样的人呢?你会过怎样不同的生活呢?请继续闭上眼睛,仅仅看着他,千万别让你的“故事”介入。你看到了什么?你对他有何感觉?你比较喜欢加上你的故事,还是放下你的故事呢?你觉得哪一个更友善呢?哪一个更平安呢?
大部分的人都会被自己的故事所困,认不出故事之外的真正自己,甚至还一无所知。这一句反问适足以揭开你的「全新身分”,所以,面对这句反问,很多人会回答“我不知道”,有些人则说“我感到自由”、“我感到平安”、“我更懂得爱人”。你也可能说:“我更能掌握现况,而且更能采取有效行动。”没有自己的故事时,我们不仅能清楚且无惧地行动,还会成为善解人意的朋友。我们会过得很快乐,心中的谢意与感恩,就像呼吸那般自然涌现。对于那些悟出“无需事事知道”,以及悟出“早已拥有一切”的人而言,快乐是此时此刻的本然状态。
第四句反问的答复也可能让我们失去“旧有身分”,这是非常令人兴奋的事。除了当下的真相,你一无所有,只是一个坐在椅子上写字的女人。这可能让人害怕,因为过去或未来的幻相都不存在了。你或许会问:“既然一切都无意义。那么,我该如何活下去?我能做什么?”我会回答:“‘没有过去或未来,你就不知如何活下去’,你确实知道那是真的吗?‘你不知要做什么,一切都了无意义’,你确实知道那是真的吗?”请写下你的恐惧,针对这些细微又错综复杂的念头,再度用“反躬自问”来穿越。“反躬自问”的目标是把我们带回正念,让我们亲身体会出:我们活在天堂内,却浑然不觉。
如果你是“转念作业”的初学者,我建议你一定要使用第四句反问的形式:“没有那个想法时,你会是怎样的人?”当然,你也可以采用另一种形式:“没有那个想法时,你会是谁或是什么人?”让自己沈浸在那句问话里。当你沈思这句反问时,允许任何想法或画面来去自如,那绝对会让你大丰收。你也可以演练第四句反问的原有形式:“没有那个想法时,你会是怎样的人?”通常人们对这句问话的回复是:“平安”。容我再接着问你:“连平安那个念头都没有时,你会是怎样的人呢?”
反向思考
反向思考是“转念作业”非常强而有力的部分。借着它,任何你写下对“他人”的看法,都将一一返回自己身上,让你得以扪心自问,看看是否同样真实或更真实。“反躬自问”连同「反向思考”合并使用,是发现自我的快捷方式。一旦你认为问题的肇因是“在外面”——你认定任何人或任何事物该为你受的苦负责——你就陷入了绝境。这表示你永远是受害者的角色,而且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薄
腾讯微薄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
搜狐微博
天涯社区
猫扑推客
MSN
和讯
网易微博
百度空间
新浪博客
Myspace
谷歌
复制网址
更多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心理治疗电话:02784530206
国家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QQ362890071
MSN:www.hrxl.cn@qq.com
skype帐户:www.hrxl.cn
新浪UC号码217271074
【面询请电话或QQ提前预约时间】电话心理辅导时间:中国大陆北京时间
上午9:00—12:00、下午13:00—18:00、晚上19:00—22:00
症状是心灵的语言——心语!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xlzxs.net/xinlizhiliao/xinlijibing_9590.html
[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14]
[
15
] [
16
] [
17
] [
18
]
心理辅导电话02784530206 心理咨询QQ:362890071 MSN:www.hrxl.cn@qq.com
各类心理障碍电话心理辅导及心理疾病的网络心理咨询
网上心理医生心理治疗在线联系方式QQ362890071
MSN:www.hrxl.cn@qq.com
skype帐户:www.hrxl.cn
新浪UC号码217271074
【面询请电话或QQ提前预约时间】电话心理辅导时间:中国大陆北京时间
上午9:00—12:00、下午13:00—18:00、晚上19:00—22:00
心理咨询电话:02784530206
最新心理治疗
DSM-4诊断与统计手册:...
医学心理学(上)
我总是对自己很生气因为...
心理自我安慰也是一种心...
情志病所致心理障碍的案例
修炼当下的力量
非理性信念不合理想法的...
心理医生是高危人群
心理医生的工作内容
对子女婚恋不满意引发的...
热点心理治疗
我总是对自己很生气因为...
推荐心理治疗
心理异常分类
怎样区别抑郁症与精神分...
大学生的心理障碍问题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识别与...
ICD-10国际疾病分类精神...
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与...
默克家庭诊疗手册(精神...
相关心理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