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心理咨询
  • 强迫症
  • 抑郁症
  • 社交恐惧症
  • 焦虑症
  • 神经症
  • 图
  • 心理治疗
  • 心理学
  • 心理学家
  • 爱情婚姻
  • 精神分析
  • 心语专栏
  • 心理医生
  • 咨询流程
  • 咨询范围
  • 咨费表
  • 系统治疗
  • 治疗反馈
  • 心语心
  • 心理治疗首页 | 心理治疗 | 精神病 | 心理影视 | 艺术治疗 | 精神障碍 | 成瘾行为 | 催眠治疗 | 身心症 | 精神疾病 | 情绪管理 | 心理疾病 | 家庭治疗 | 专题
  • 当前位置:心理治疗首页 >> 心理疾病 >>
  • 心理学手册 (40)
  • 心理邮箱362890071@qq.com   转载请注明华人心理咨询网www.xlzxs.net      
  •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电话02784530206  网络网上在线心理咨询QQ:362890071
  • sp;                                                                                                                                                                                                                                                                                                                                                                                                                                                                                                                                                                       梦的解析

     

     7、多赞美及鼓励自己,不要遇到挫折就苛责自己。

     

     8、做到晚上十点前睡觉,早上六点起床。

     

     10、多看喜剧片,开怀大笑一番。

     

     11、简化自己生活及欲望,因为生活越复杂,压力就越大。

     

     12、自己动手做东西,会使你更满足,更快乐,如可以烹饪或做自己最喜欢的事。

     13、不要总是抱怨麻烦事情落在自己头上,而是要想老天让我与日俱增经验和智慧,生

     

     活因此更丰富。

     

     14、经常到书店走走,读一些励志的书籍、漫画及幽默文选。

     

     15、不断告诉自己,要能容纳别人不同的观念或行为。

     

     像我心情不好时会洗个冷水澡,然后把积累的脏衣服洗干净,甚至会主动打扫厕所,

     

     或是去饭店点几道好菜,吃得人爬着走。总之,让自己没有心思或力气去想,效果还是

     

     不错的。当然每个人解压的方式都不一样,像女孩子应该会斯文得多,与朋友聊聊天,

     

     散散步快乐就回来了。

     

    聚焦:情绪饥饿

     

     日常生活中,人们对于缺乏食物的饥饿易于觉察,一旦饥肠辘辘之际,只需及时进补食

     

    物,饥饿状态很快就会解除。

     

     但是,许多人却忽视了另一种饥饿,即人的心灵空虚寂寞、百无聊赖、精神萎靡不振的

     

    “情绪饥饿”。比起缺乏食物的饥饿来,“情绪饥饿”更让人感到难受、更有损人体健康。

     那么,究竟怎样才能消除“情绪饥饿”呢?最好的办法就是尽力寻找情绪体验的机会。

     

    具体地说,你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首先是多想想你所从事的事业,在工作中不断进取努力创新,以勤奋工作的方式来填补

     

    心灵上的空虚。

     

     如果在事业上做出了新的成绩、跃上了新的台阶,你还会产生一种十分难得的成就感;

    同时,在业余还应该培养一种高雅的兴趣爱好,用爱好来充实自己的心灵,到爱好之中去寻

     

    找生活的乐趣,无论是唱歌弹琴、写作绘画还是集邮藏币,都会让你进入一种新的境界,产

     

    生新的追求,都能有效地消除你的“情绪饥饿”。

     

     其次是积极参与各种社交与公益活动,关心他人也接受别人的关心,尽量让自己生活在

     

    群体之中,切莫离群索居、形单影只只会让自己更加空虚落寞。

     

     与自己的亲朋、同事同甘共苦,无论悲欢离合,都会对你的心灵产生振动;参加公益活

     

    动,在向社会奉献爱心的同时,也可让自己拥有一个情绪体验的机会。

     

     此外,当你在感到无所事事的时候,可以看看电视、读读书报或听听音乐,迫使自己进

     

    入一种思维状态,并进而产生喜怒哀乐等情绪体验。这也是消除“情绪饥饿”的良好办法。

     

    梦的解析

    梦梦的的解解析析

     

     人类对做梦的较为严谨的科学研究始于17世纪。1886年,梦学专家罗伯特认为,人在

     

    一天的活动中有意或无意地接触到无数的信息,必须经过做梦把这些信息释放一部分,这就

     

    是著名的“做梦是为了忘记”的理论。在罗伯特以后不久,又出现了弗洛伊德心理学解梦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不停地产生着愿望和欲望,这些愿望和欲望在梦中通过各种伪装和变形表


    ----------------------- 页面 138-----------------------

    现和释放出来,这样才不会闯入人的意识,把人弄醒,也就是说梦能够帮助人排除意识体系

     

    无法接受的那些愿望和欲望,是保护睡眠的卫士。后来世界上对梦的研究慢慢地离开心理学

     

    领域,进入生物学实验室,做梦从此被视为是一种生物现象。法国里昂梦学实验室的神经生

     

    物学家米歇尔·儒韦是梦学研究的国际知名专家,儒韦1959年把有梦定义为“反常睡眠”。他

     

    通过脑电图测试发现,人每隔90分钟就有5~20分钟的有梦睡眠,仪器屏幕上反映的信号

    不同,显示了人在睡眠中大脑活动的变化。如果在脑电图的电波上显示无梦睡眠时把接受测

     

    试的人唤醒,他会说没有任何梦境;假如在显示有梦睡眠时唤醒他,他会记得刚刚做的梦。

     

    此外,研究人员采用X线断层摄像仪测试发现,大脑在有梦睡眠阶段的图像接近于清醒时

     

    的图像。有趣的是,研究人员用仪器进行测试发现,做梦不是人类特有的现象,鸟类和所有

     

    的哺乳类动物也都会做梦。70年代末,一位科学家通过老鼠实验发现,有梦睡眠还和记忆

    有关,做梦的老鼠比被剥夺有梦睡眠的老鼠更能记住经验,但是这一研究结果并不适用于人

     

    类,因为医生在治疗精神沮丧病人时用一种叫做单一氨氧化酶的抑制剂,这种药完全取消人

     

    的有梦睡眠,但却不会引起记忆紊乱。儒韦认为,做梦是由遗传基因决定的,他把老鼠有梦

     

    睡眠中发出的信号码进行比较,发现相同亲缘系统的老鼠有近似的信号码,这一理论又被前

     

    不久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研究员布尔加的一项实验证实。布尔加对同卵双胞胎进行了研究,发

    现生下来后就被不同地方的两个不同家庭分别抚养大的双胞胎竟然有相似的做梦经验,由此

     

    证明,人的梦境表现是遗传记忆。另外,美国《科学周刊》上有一篇关于做梦研究的最新报

     

    告,报告的作者华盛顿神经科学研究院和马里兰州博才斯达国家卫生研究所的合作小组通过

     

    一台高性能神经断层摄像仪为十来个接受实验的人进行测试,发现他们在有梦睡眠阶段大脑

     

    皮层的这个特定区域的血液循环异常加快,研究人员们由此发现,大脑中负责看梦中景象和

    看外部视觉景象的视觉神经系统原来是各自独立存在的。报告说,看梦的内视系统被证实独

     

    立存在以后,就能够解释为什么我们在梦中会有扩大的情感,为什么能接受那些不合理的古

     

    怪情节以及紊乱的时空观念。

     

        几乎所有的人在熟睡时都会有梦幻出现。梦有一般性的无意义的梦、美梦与噩梦之分。

    一夜中成人在正常情况下做梦3-6次,总共持续两个小时,睡眠前期较少,越到睡眠后期做

     

    梦时间越多。但如果是恶梦,或整个晚上的睡眠过程做大量的梦,而又记得真切,则是一种

     

    睡眠障碍,说明他大脑的抑制过程太浅,这势必影响情绪与疲劳的消除,也会使睡眠时间不

     

    足、白天就会昏昏欲睡、注意力难于集中,严重影响正常的学习和工作。

     

        弗洛伊德在对神经症病人进行自由联想精神分析治疗时,发现有不少病人往往谈到自己

     

    所做的梦,并且与其病情有密切的关系。此外,他还通过对自己梦的剖析,发现在梦境中可

     

    反映出压抑在潜意识内的重要内容。因此,他对梦的心理学进行了深入的钻研与探讨,提出

     

    了著名的“梦的解析’’学说,并为他的精神分析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弗洛伊德认为与梦境内容有关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类:

     

        1、睡眠时躯体受到的刺激。如房间太冷时,会梦到身陷冰天雪地的山谷中;太热时,

     

    会梦到处身于烈焰或火山旁;太渴时,会梦到在沙漠中到处去找寻水源;膀胱胀满受到刺激

     

    时,会梦到到处去找厕所而找不到等等。

     

        2、日间活动残迹的作用。即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人们还可在梦中继续白天未

     

    完成的智力活动,例如,苯环化学结构式的发现,就是一位德国化学家梦到六个碳原子化形

     

    为一条咬着自己尾巴的蛇而突然领悟发现的。


    ----------------------- 页面 139-----------------------

        3、潜意识内容的反映:这是弗洛伊德认为最重要的原因。他把梦分为“显梦”内容与“潜

     

    意”内容两部分,前者指梦境中所显示的具体内容,而后者指这些梦境内容所代表的潜意识

     

    含义。因此前者好似“谜面”,后者才是具有真正意义的“谜底”。精神分析医生就是根据“梦

     

    的工作”规律,进行解析,来发掘作梦者被压抑在潜意识内的那些矛盾冲突,帮助病人正确

    解决其致病情结,从而使其病情获得痊愈。

     

        弗洛伊德还认为,能正确理解梦的奥秘不但在精神分析治疗中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并且

     

    对于了解精神病人的许多离奇古怪症状也是很有价值的。如果把做梦与精神病人的某些症状

     

    比较一下,就可发现在他们之间有惊人的共同之处:梦中所见到的一切,实际上就是幻觉;

    梦中的思维也是原始性的、荒谬的、不合乎现实与逻辑的;而且在做梦当时丧失了判断能力

     

    与理智(无自知力),这些情况与精神分裂症病人并无两样。所以他认为:“做梦就是正常人

     

    发精神病”,而“精神分裂症病人就是白天睁着眼睛做大梦”。从这个角度看,我们也不应当

     

    歧视任何精神病人,因为我们每人都会做梦,而在做梦的时候,都可视为一个“精神病人”。

     

        人们通过“梦的工作”中的哪些规律或心理机制而表现为各种离奇的梦境呢?一般说来,

     

    可归纳为以下六类:

     

        1、被压抑于潜意识内的欲望、情感、意念、精神创伤与矛盾冲突,要在梦中表现出来,

     

    由于受到超我的稽查作用,往往进行伪装或改变形式,而不是赤裸裸的原型。其中最常见的

    是象征化作用,即用一种中性事物来象征替代一种所忌讳的事物,可减少或避免引起梦中自

     

    我的痛苦或创伤。有一位贵族妇女患了神经症后向弗洛伊德报告她做的一个梦,在

     

    梦中她在客厅中想点燃一根蜡烛照明,却无论如何不能将这根蜡烛竖立在桌面上。经过分析,

     

    弗洛伊德发现她患神经症的主要根源就是因为她的丈夫患了病症,使她内心十分痛苦而发

    病。因此,这根竖立不起来的蜡烛,就象征了她丈夫的病症。

     

        2、移置。指在梦中,将对某个对象的情感(爱或恨)转移和投向于另一个对象方面去。

     

    如一位神经症男青年梦到一位穿黑衣的陌生中年妇女,开始时他冲动地对她拥抱,继面对她

     

    进行了残酷地攻击。经过分析,发现这位梦中黑衣中年妇女实际上象征了他的母亲。因为在

    童年其父亲病死后,她抛弃了他而另嫁人离去。于是在他的梦中,将对亲生母亲爱与恨的情

     

    感转移和投向一个象征化的对象方面去,得到一定的发泄。这样,就比在梦中对母亲原来形

     

    象的攻击可减少超我的谴责或减轻自我的痛苦。

     

        3、凝缩。指在梦中,将内心所爱或恨的几个对象,凝缩成一个形象表现出来,因而可

    使梦境令人迷惑莫解。最生动的例子如《红楼梦》中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的一段描述。贾宝

     

    玉在该梦的结尾部分,梦到幻境仙子领他与其仙妹成亲。该时他见到这位仙女貌似宝钗而神

     

    若黛玉,名可卿而字“兼美”;这就是典型的凝缩心理机制,这位美女的形象是由他所爱的三

     

    个女性(薛宝钗、林黛玉及诱发他意识的秦可卿)时意象经过凝缩机制而构成的。

     

        4、投射。指在梦中将自己某些不好的愿望或


  •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薄 腾讯微薄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 搜狐微博 天涯社区 猫扑推客 MSN 和讯 网易微博 百度空间 新浪博客 Myspace 谷歌 复制网址 更多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心理治疗电话:02784530206

    国家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QQ362890071

    MSN:www.hrxl.cn@qq.com

    skype帐户:www.hrxl.cn

    新浪UC号码217271074

    【面询请电话或QQ提前预约时间】电话心理辅导时间:中国大陆北京时间

    上午9:00—12:00、下午13:00—18:00、晚上19:00—21:00

    症状是心灵的语言——心语!


     


     
  •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xlzxs.net/xinlizhiliao/xinlijibing_3101.html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 心理辅导电话02784530206  心理咨询QQ:362890071  MSN:www.hrxl.cn@qq.com
  • 各类心理障碍电话心理辅导及心理疾病的网络心理咨询


网上心理医生心理治疗在线联系方式QQ362890071

MSN:www.hrxl.cn@qq.com

skype帐户:www.hrxl.cn

新浪UC号码217271074

【面询请电话或QQ提前预约时间】电话心理辅导时间:中国大陆北京时间

上午9:00—12:00、下午13:00—18:00、晚上19:00—21:00

心理咨询电话:02784530206
  • 最新心理治疗
  • 过分爱慕虚荣容易引发心...
  •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疾病
  • 心理问题等级划分
  • 全然接受
  • 癔症患者:伟大的摹仿家
  • 类似强迫恐惧的癔症
  • 维护心理健康 做情绪的...
  • 用你的“心”支撑健康
  • 遥控器可能会危害你的幸福
  • 谨防病从“心”入
  • 热点心理治疗
  • 推荐心理治疗
  • 男人心理健康标准:了解...
  • 被忽视的心理疾病
  • 心理学手册
  • 相关心理治疗
  • 心理咨询的基本过程
  • 正视精神障碍主动心理咨...
  • 游戏成瘾的心理咨询和心...
  •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中的...
  • 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与...

心语心理咨询电话及微信18071122930  面询请提前电话或QQ预约时间  心理诊所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鹦鹉大道373号

 

滨江怡畅园11-2-1202         网上在线心理医生QQ:362890071

 

MSN或邮箱mailto:www.hrxl.cn@qq.com  公交:61、524、558、598、720、727、728、704、559、580倒口南村站下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欲转载请注明www.xlzxs.net 心理咨询师神经症心理辅导在线心语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网  鄂ICP备1101398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