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心理咨询
  • 强迫症
  • 抑郁症
  • 社交恐惧症
  • 焦虑症
  • 神经症
  • 图
  • 心理治疗
  • 心理学
  • 心理学家
  • 爱情婚姻
  • 精神分析
  • 心语专栏
  • 心理医生
  • 咨询流程
  • 咨询范围
  • 咨费表
  • 系统治疗
  • 治疗反馈
  • 心语心
  • 心理治疗首页 | 心理治疗 | 精神病 | 心理影视 | 艺术治疗 | 精神障碍 | 成瘾行为 | 催眠治疗 | 身心症 | 精神疾病 | 情绪管理 | 心理疾病 | 家庭治疗 | 专题
  • 当前位置:心理治疗首页 >> 心理疾病 >>
  • 心理学手册 (30)
  • 心理邮箱362890071@qq.com   转载请注明华人心理咨询网www.xlzxs.net      
  •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电话02784530206  网络网上在线心理咨询QQ:362890071
  • 着年龄增大显得更为突出。伴有严重智力低下者,无任何言语功能、无法克制和

     

    难以治疗的尖叫、自伤等行为持续存在,直接威胁着生存,给教育和干预带来障碍,作为家

    长,是很容易辨认出孩子的这些异常的。

     

        一部分患儿到青春期以后症状可有改善,古怪刻板的行为减少,社会交往和适应社会的

     

    能力或多或少地提高。但仍表现为与人交往困难,独来独往,回避他人;在不涉及社交能力

     

    时,也能干好某些简单、机械的事情。

     

        目前国内外许多人认为,治疗自闭症唯一有效的方式是训练。把它归结到教育问题。单

     

    纯由教育界人士来对自闭症进行行为训练,以期望能达到正常人的行为标准,回归社会。虽

     

    然有大批的社会教育工作者,投身到其中,但效果往往是很令人失望的。其中关键原因是他

     

    们还没有真正认识自闭症。更为荒谬的是提出了:“连小猫小狗都能训练,人为何不能训练?”

    的理论。在此理论指导下对病儿进行大体力的强化训练。不但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反而产生

     

    了许多负作用。有一句中国成语最恰当形容了此种做法,那就是“拔苗助长”。

     

        针对如何治疗自闭症患者,有以下四大方向可供参考:

     

        一、医学上的治疗:

     

        1. 预防性治疗:防止自闭症的出现,包括遗传学上的辅导。

        2. 补救性治疗:及早诊断,针对生理因素而加以治疗。

     

        3. 症状性治疗:药物治疗可以减轻征状,例如过份活跃、不集中、情绪不稳定、暴力

     

    倾向、睡眠困难等,但效果有限。

     

        二、行为心理治疗及特殊教育:

     

        1. 一个一致的治疗计划。

        2. 尽量令自闭症儿童能明白对他的要求,令他对环境产生兴趣,觉得参予有意义。

     

        3. 要制造一个稳定、一致的治疗结构,与及要主动的帮助他们参予。

     

       4. 教他的东西要适合他的能力,尽量帮助家长去学习在家里用同样的方法教导他。

     

       5. 教他学习正常行为去代替异常行为。

     

       6. 尽量用鼓励的方法,开始时可能需要物质奖励,最重要是令他参予后得到成功感。成

    功的经验会令他的情绪稳定及有更大的动机去参予。

     

       7. 要从多方面去评估他的能力。他的能力是参差不齐的。根据评估结果去提供适合他能

     

    力的训练方法及学习机会。

     

       8. 重复性行为及不愿改变的倾向需要慢慢治疗。通常是帮助他学习其它较好的行为去代

     

    替这些行为。另外,他们愈明白得多,这些行为就会愈少。

       9. 用行为心理治疗方法去应付一些困难行为,例如发脾气、不愿吃饭等。

     

      10. 尽量令儿童和家长有愉快的生活经验。

     

      三、言语治疗。言语治疗将儿童言语的发展详细分析,然后订出适当的训练方法,将这些

     

    方法融合于儿童的日常生活之中。另外根据他的进步,将方法调整。帮助每个和儿童经常接

     

    触的人去学习这些治疗办法。

      四、社会工作治疗:

     

     1. 自闭症儿童对家庭造成很大的压力。首先要帮助家长认识儿童的基本病理,发展程度及

     

    治疗方法。另外,减少家庭的压力,例如经济方面、居住方面。还有,帮助其它家庭成员,

     

    尤其是兄弟姊妹,去认识及帮助自闭症儿童。


    ----------------------- 页面 112-----------------------

     2. 在整个成长过程中,家庭都需要不断学习和适应。当他们长大,离开学校的时候,更需

     

    要帮助。帮助青少年及成年的自闭症人士,是急需发展的社会工作,例如:提供离校的职业

     

    训练、庇护工场、宿舍等。有些高能力的自闭症患者可以独自工作,但他们在人际关系方面

     

    仍然会有很多困难,例如不明白别人的情绪、要求等。当他们进入青春期时亦需要性方面的

     

    辅导。

     在治疗方面,还有几点值得提出讨论:

     

    1. 均衡的饮食:自闭症儿童很容易养成偏食的习惯。因此在诊断后,即须帮助他们养成良

     

    好的饮食习惯。

     

    2. 牙齿保健:需要定期的牙科检查。一个懂得自闭症儿童心理的牙科医生和护理人员十分

     

    重要。家长亦可帮助儿童习惯作牙科保健。

    3. 家长互助会:家长互助会帮助家长互相支持,与及争取社会人士的了解和支持。

     

    药物依赖

     

        药物依赖,又称药瘾,是指对药物强烈的渴求。病人为了谋求服药后的精神效应以及避

     

    免断药而产生的痛苦,强制性地长期慢性或周期性地服用。耐药性是指重复使用某种药物,

     

    其应用逐渐减低,如想得到与用药初期的同等效应,必需加大剂量。药物依赖性有精神依赖

     

    和躯体依赖之分。精神依赖是指病人对药物的渴求,以期获得药后的特殊快感。精神依赖的

    产生与药物种类和个性特点有关。容易引起精神依赖的药物有:吗啡、海洛因、可待因、度

     

    冷丁及巴比妥类、酒精、苯丙胺、大麻等。机体方面的条件是:遗传素质,既往教育环境和

     

    现在的处境。一般认为性格或特定的精神状态对药物感受性有显著影响。躯体依赖,是指反

     

    复使用药物使中枢神经系统发生了某种生化或生理变化,以致需要药物持续存在于体内,以

     

    避免出现戒断综合征的症状。轻者全身不适,重者出现抽搐,可威胁生命。可引起躯体依赖

    的典型药物是:吗啡类、巴比妥类和酒精。也有些药物只引起精神依赖,而不引起躯体依赖,

     

    如尼古丁。

     

        在这里我们主要对吸毒进行一些讲解。

     

        初期吸毒的心理诱因主要有:

     

        1. 好奇心理。大多数戒毒人员初期吸毒是对毒品产生强烈的好奇感,原因有:一是毒

    品本身的神秘感。二是吸毒场所的隐蔽性。

     

        2. 无知心理。初次吸毒者,由于没有或严重缺乏关于毒品方面的知识而使自己判断失

     

    误或盲目涉毒而导致吸毒。

     

        3. 追求时髦、追求虚荣。特别是青少年,这种心理相当普遍,认为吸毒才是“耍哥”的

     

    行为。

        4. 解除忧愁、空虚、逃避现实。不少吸毒者因为工作、情感、婚姻等问题不能忍受挫

     

    折,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失意,不能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和处理,反而用毒品来麻醉自己,以便

     

    心中的忧愁、空虚得到暂时的解脱。

     

        5. 同伴压力和从众。许多吸毒者因为交友不慎,在吸毒朋友无形影响和教唆下,开始

     

    吸毒。有些是纯粹为了交朋友而盲目顺从,导致吸毒。

        6. 意志薄弱、自控力差。大部分吸毒者在社会环境中经受不住毒品的强烈诱惑,不能

     

    自制而吸毒。

     

        7. 逆反心理。特别是青少年对毒品和吸毒危害性的宣传持怀疑态度,这种逆反心理的

     

    驱使下吸食毒品。这里需要特别申明,一些人总想证明自己的特别,喜欢挑战一些危险的事

     

    物,结果陷入无底的深渊。有些玩笑是不能开的,切记。


    ----------------------- 页面 113-----------------------

        8. 身体疾病。有些吸毒者是因为不能忍受身体疾病带来的痛苦,为了解除生理上的折

     

    磨而开始吸毒。

     

        而造成复吸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过,最主要是吸毒者对毒品产生强烈而顽固的心理依

     

    赖和因吸毒导致的人格扭曲而复吸。

     

        目前,消除吸毒者生理戒断反应已不是一件难事,但要戒吸毒者对毒品的心理依赖在短

     

    时间内无法做到,药物治疗无法办到。以下介绍几种戒毒的心理疗法。

     

       社会关怀疗法:这是指在戒毒所中发挥吸毒者之间、吸毒者与心理健康者之间的相互良

     

    性影响,以克服心理障碍的疗法。吸毒者最怕被人歧视和冷落,戒毒时更需要社会的接纳和

    帮助。可成立友谊小组、协作组,或采取集体生活、工作等其他方式进行治疗。

     

        支持疗法:吸毒着对戒毒缺乏信心,因此在治疗时,要慎用批评,多肯定其戒毒成绩,

     

    并指出他们潜在的优点、特点、能力,以增加他们重新做人的信心。

     

        转移疗法:治疗吸毒的生理阶段只需要20%不到的经历与手段,而心理阶段却要使用4

     

    倍于前者的精力与时间。可见,治疗心理依赖(即精神依赖)是戒毒中的重中之重。在此重

    点中,环境与交往的感人与互动又是关键中的关键。不少吸毒患者回归社会环境之后,一旦

     

    与旧有的吸毒亲友接触就无法抗拒心理诱惑而复吸。要改变这种恶性循环,在戒毒者自愿的

     

    前提下,转移患者生活的城市是永久戒断的根本方法。从众多媒介报道中发现,将患者迁居

     

    到远离原来喧哗的城市环境,迁居到相对平静的乡居山林,均奇迹般地戒断了毒瘾。

     

       军营疗法:一些心理治疗专家成功地实施过"封闭企业工作疗法"(又称军营疗法)。将

    患者在两年内安置在一个与外界相对没有直接沟通的工作环境,画一工作、休闲、生活规程、

     

    严格控制除睡眠以外的所有时间,形成生活的新的充实化和习惯化。这种戒断率高达98%.

     

        对于毒品依赖者,必须注意以下事项。

     

        一、不要迷信“特效药” 。由于海洛因依赖者在脱毒治疗后复吸率高,患者及家人便希

     

    望有一种能彻底根治毒瘾的特效药,于是许多人费尽心思挖掘古方,近年来常有“秘方成功”

     

    之传说,使江湖游医大发其财。把戒毒的希望寄托在特效药上是错误的,因为药物依赖者需

     

    要调整的是人生态度和生活方式,对这一点,药物是无能为力的。

     

        二、不要盲目听信传说。常听前来戒毒的患者说:某某地方有一种脱瘾的针,注射后

    就会出现一些四处摸索的动作,说是在寻找注射空针、药物,是在发药瘾,药瘾一过,身

     

    体里的毒就没有了。还有人说某种理疗方法可彻底根治毒瘾,还有的人认为换血后可以根治

     

    等等。以上这些说法都是没有科学道理的。由于大多数吸毒者都有多次戒毒失败的经历,常

     

    常四处求医,容易轻信传说

     

        三、不要放纵自己。很多戒毒后的人均因放纵自己而成为复吸者。有人认为,吸一口

    不会上瘾;有的人则对自己说,吸最后一口就再不去碰毒品。这些想法是非常错误的。戒毒

     

    后绝对不能再去碰毒品,哪怕是一口也会使此前所有的努力功亏一篑。

     

        四、不要乱投医。有资料证明,戒毒成功率的高低除了与社会支持、家庭关怀、良好

     

    的自制力和决心相关外,还与医生的医德、技术有关。戒毒者最好到正规的戒毒中心去治疗,

     

    一来可以得到国内比较先进的治疗药物和先进的治疗方法,更重要的是可以及时发现戒断

    反应中的并发症。

     

        五、不要逃避社会。社会的支持是戒毒成功的重要保证。逃避现实,害怕结识新朋友,

     

    会使戒毒者重新回到以前的朋友圈子里,最终导致复吸。

     

        六、不要为了追求新体验而滥用静脉注射。有的人为了追求强烈的药效而滥用静脉注


    ----------------------- 页面 114-----------------------

                                                                                                                                                                                                                                                                                                                                                                                                                                                                                                     &


  •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薄 腾讯微薄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 搜狐微博 天涯社区 猫扑推客 MSN 和讯 网易微博 百度空间 新浪博客 Myspace 谷歌 复制网址 更多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心理治疗电话:02784530206

    国家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QQ362890071

    MSN:www.hrxl.cn@qq.com

    skype帐户:www.hrxl.cn

    新浪UC号码217271074

    【面询请电话或QQ提前预约时间】电话心理辅导时间:中国大陆北京时间

    上午9:00—12:00、下午13:00—18:00、晚上19:00—21:00

    症状是心灵的语言——心语!


     


     
  •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xlzxs.net/xinlizhiliao/xinlijibing_3101.html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 心理辅导电话02784530206  心理咨询QQ:362890071  MSN:www.hrxl.cn@qq.com
  • 各类心理障碍电话心理辅导及心理疾病的网络心理咨询


网上心理医生心理治疗在线联系方式QQ362890071

MSN:www.hrxl.cn@qq.com

skype帐户:www.hrxl.cn

新浪UC号码217271074

【面询请电话或QQ提前预约时间】电话心理辅导时间:中国大陆北京时间

上午9:00—12:00、下午13:00—18:00、晚上19:00—21:00

心理咨询电话:02784530206
  • 最新心理治疗
  • 过分爱慕虚荣容易引发心...
  •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疾病
  • 心理问题等级划分
  • 全然接受
  • 癔症患者:伟大的摹仿家
  • 类似强迫恐惧的癔症
  • 维护心理健康 做情绪的...
  • 用你的“心”支撑健康
  • 遥控器可能会危害你的幸福
  • 谨防病从“心”入
  • 热点心理治疗
  • 推荐心理治疗
  • 男人心理健康标准:了解...
  • 被忽视的心理疾病
  • 心理学手册
  • 相关心理治疗
  • 心理咨询的基本过程
  • 正视精神障碍主动心理咨...
  • 游戏成瘾的心理咨询和心...
  •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中的...
  • 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与...

心语心理咨询电话及微信18071122930  面询请提前电话或QQ预约时间  心理诊所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鹦鹉大道373号

 

滨江怡畅园11-2-1202         网上在线心理医生QQ:362890071

 

MSN或邮箱mailto:www.hrxl.cn@qq.com  公交:61、524、558、598、720、727、728、704、559、580倒口南村站下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欲转载请注明www.xlzxs.net 心理咨询师神经症心理辅导在线心语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网  鄂ICP备1101398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