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ss Feed 
  • [繁体中文]
  • 首页
  • 心理咨询
  • 强迫症
  • 抑郁症
  • 社交恐惧
  • 焦虑症
  • 神经症
  • 图片
  • 心理学
  • 心理学家
  • 心理治疗
  • 人格障碍
  • 家庭治疗
  • 爱情婚姻
  • 精神分析
  • 心语专栏
  • 心语简介
  • 咨询流程
  • 咨询范围
  • 咨费表
  • 彻底治疗
  • 治疗反馈
  • 心理学首页 | 心理测试 | 心理心闻 | 生活心理学 | 普通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 快乐心理学 | 大众心理学 | 心理学书籍 | 哲学宗教 | 专题 | 留言本 | 搜索
  • 当前位置:心理学首页 >> 心理学书籍 >>
  • 《心理学psychology》(美)迈尔斯 (15)
  •  2008-03-31 22:58:08  作者:华人心理咨询网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0条
  •  文字大小:【大】【中】【小】 评分等级:0
  • 点上,判断所需要的时间增加;“金丝雀有皮肤”则需要被试从“金丝雀”的节点移动两个层次到“动物”节点上,判断所需要的时间最长。由此可见,语义层次愈多,判断所需要的时间也愈多。虽然人类的长时记忆贮存并不是仅有这种形式,但这项实验支持了语义记忆以层次网络形式贮存材料的观点。

       研究表明:材料组织程度愈高,也愈容易提取,高度组织起来的材料记忆得最好。鲍尔(G.Bower)要被试记忆单词,一部分被试用图6—5所表示的层次树状形式排列呈现单词,另一部分被试用同样的时间学习单词,但随机地呈现。结果表明:以层次树状组织排列学习单词的被试能回忆起单词的65%,随机排列学习单词的被试只能回忆起单词的19%。再做进一步研究,结果是:被试把层次组织作为有效提取信息的策略,回忆时充分运用这种层次排列来提取信息,因此,提高了记忆效果。从长时记忆系统中提取信息时有一个搜寻过程,层次组织有利于这种搜寻。在上面例子中,被试可能做如下的搜寻:首先找出“金属”,再向低一层的词组搜寻,再找出“稀有金属”,进一步找出“金”、“银”和“白金”等。这种搜寻把大的搜寻分为小的系列,在进行小范围内的搜寻时,就可以避免在同一些词中转圈子。但在搜寻无组织的材料时,会经常出现在同一些词中转圈子的现象。

    四、记忆的生理机制

      巴甫洛夫学派认为识记和保持就是在大脑皮层上形成暂时神经联系,联系一经形成,便会在头脑中留下痕迹,这些痕迹在一定条件下得到巩固。再认和回忆则是暂时神经联系的痕迹在有关刺激影响下重新活动。

      人类的记忆与动物的记忆有本质的不同。由于词的参与,人们不仅可以在具体事物之间形成暂时神经联系,还能在词与词之间形成暂时神经联系,这就使人的记忆内容丰富多样,并且容易进行;由于词的参与,使人的记忆能自觉地、有目的地、有计划地进行。

      记忆是整个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是不同神经部位参加的联合活动,但不同部位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研究表明:信息贮存多数发生在大脑皮层,但在边缘系统、丘脑、脑干网状结构,甚至脊髓也具有贮存信息的功能。

      大脑皮层的额叶与颞叶和记忆关系密切。一侧颞叶损伤出现轻度的学习障碍,两侧颞叶损伤出现整体的记忆障碍,这时,便不能学习新知识,研究新问题。加拿大神经生理学家潘菲尔德(W·Penfield)指出,当他用电刺激病人的右侧颞叶时,会引起患者对往事的回忆,病人说:“我听到了管弦乐队的音乐声”。重复刺激能听到同样的声音,并且病人会情不自禁地唱起来。刺激一个儿童的左侧颞叶时,他说:“我听到了几个小朋友呼唤声,喊我到街上去玩。”进一步实验表明:颞叶区的这种回忆多半是视觉和听觉方面的形象记忆,对语词和抽象材料的复杂记忆是在额叶部位。

       潘菲尔德等人在给癫痫患者动手术时,只要用电刺激脑的某些部位,患者就报告说似乎有某些情景浮现在眼前(图6—6)。

      图上各点用电刺激能引起与此相应的往事视觉形象:

      1—街道2—人物3—人物4—物体5—景色7—人物8—手持棒的人9—朋友10—机器11—亲切的护士12—景色13—人物14—景色15—争吵的人16—妇人17—上楼的人18—人物和景色19—景色20—景色21—房屋22—人物23—人物24—吸烟的人27—景色 28—人物29—在房屋里的母亲和儿子30—人物31—物体32—人物33—时髦的人34—物体35—在家里的母亲37—亲人发怒斥责的形象38—孩童时代的女儿41—带枪的小偷42—小偷45—在自己家院子里的兄弟

       近期研究还表明,切除双侧海马的病人对刚看过的书,刚介绍过的人的名字都记不住,一般只能保持5秒钟,而对童年的许多细节却能有详细而清晰的回忆。可见,海马与短时记忆有关,它好象是“记忆的桥梁”,很可能在短时记忆转为长时记忆时起关键作用。电生理学研究表明:学习时海马出现明显的电信号活动变化。

       研究表明,在一系列学习活动后,可能在神经元之间形成新的突触联系,或突触部位发生变化(突触生长、突触间隙变窄等)使神经冲动容易通过。在神经元内记忆的贮存可能需要脑内蛋白质的合成,但蛋白质的合成受一种化学物质叫做核糖核酸(RNA)分子的支配。瑞典神经生理学家海登(H.Hydén)发现被迫学习的白老鼠脑细胞里RNA在质与量上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因此有的神经生理学家认为,记忆的产生与在RNA支配下脑内蛋白质合成有关。

    第二节 识记

      整个记忆过程从识记开始。识记是记忆过程的第一步,它是保持的必要前提,要提高记忆效果,首先必须有良好的识记。

    一、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根据识记有无明确的目的,可将识记分为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一)无意识记

      无意识记是事前没有确定识记的目的,也不用任何有助于识记的方法的识记。

      无意识记具有很大的选择性。那些在生活中具有重大意义的事物,适合人的兴趣、需要、活动的目的和任务的事物,能激起人们情绪活动的事物,对人的影响就深,常常容易记住。如参加过的有趣的活动,入党入团的审批会,做过的重大实验等。人有许多知识是通过无意识记积累起来的,一般的日常生活经验大多通过无意识记而获得的。人所接受的教育内容,也有许多是通过无意识记而取得的。所谓“潜移默化”,正是说明了外界的各种影响可以通过无意识记而被接受。

      无意识记不需要意志努力,消耗精力少,教师如果通过无意识记让学生接受良好的教育影响和积累知识经验,则既能减轻学生负担,又能提高教育质量。但无意识记是一种事前没有确定目的的识记,由于它缺乏目的性,因此识记的内容往往带有偶然性和片断性,仅靠无意识记不能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

      (二)有意识记

      有意识记是明确了识记目的,并运用一定方法的识记。在有意识记中有时还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

      在生活实践中,有意识记是更重要的,人们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主要依靠有意识记。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有意识记的效果比无意识记的效果要高得多。彼得逊(Peterson)对两组被试在有目的和无目的要求的情况下进行学习16个单词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有目的组当时记住14个单词,两天后记住9个单词;而无目的组当时只记住10个单词,两天后只记住6个单词,前者效果明显地比后者好。

      在有意识记中,记忆任务的远近与记忆的持久性有关。实验表明:凡有较长期识记任务的材料,保持的时间就长一点;相反,只有短期识记任务的材料,保持的时间就短一点。例如让学生记两段难易程度相同的材料,并且讲明第一段明天检查,第二段在一周后检查,但实际上都在两周后检查。结果表明第二段材料识记的效果远比第一段好,这是因为长久的识记任务,能引起更为复杂的智力活动和更大的积极性之故。

      不同的识记任务影响着识记的方法、进程和效果。例如,对于一篇文章,可以要求识记它的基本内容、主题思想,也可以要求逐字逐句地背诵下来。前一种情况,学生在识记时就注意文章各部分的逻辑关系,并试图列出内容的提纲,这种情况下,识记的进程在开始时是比较缓慢的,等到融会贯通,理解了全文的论据和逻辑结构时,识记的进程就会大大加快起来。在后一种情况,学生在识记时就逐字逐句地诵读,并且时时试图背诵,这样,识记的进程乃是逐步进展的。

      在教学中还应向学生提出具体的识记任务。这样,学生就会知道他应该识记什么材料,并且知道这些材料应当识记到什么程度,否则他们会不分主次,企图识记一切,造成浪费精力。

    二、意义识记和机械识记

      识记又可根据识记材料有无意义或学习者是否了解其意义,分为意义识记和机械识记。

      (一)意义识记

      意义识记是主要通过对材料的理解而进行的识记。

      在意义识记时,学习者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积极地进行思维,弄清材料的意义及其内在联系,从而把它记住。例如,要记住S=Vt这个公式,就要弄清楚S·V·t的意义及它们之间的关系。S 代表距离,V代表速度,t代表时间,距离等于速度乘以时间。在作了上述意义了解之后,从而记住S=Vt这个公式,这就是意义识记。

      (二)机械识记

      机械识记是主要依靠机械重复而进行的识记。

      在机械识记时,学习者只按材料的表现形式去识记,而不了解材料的意义及其间的关系,如记上述公式时,不了解S.V.t 代表什么,也不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而照着它们的前后顺序去背,这就是机械识记。

      大量的实验都证明,以理解为基础的意义识记在全面性、速度、精确性和巩固性等方面,都比机械识记好。

      艾宾浩斯把学习无意义音节和有意义材料的结果作了对比。所谓无意义音节通常是两个辅音与一个元音的结合,也称“CVC”组合,如DOQ、ZEN、XAB虽能读出音,但本身不是一个词,因而不代表任何意义,因为它可以少受经验的影响,常用作记忆实验的材料。艾宾浩斯作了七次实验,每次用英国诗人拜伦所作的《唐璜》诗中的六节为学习材料,约80个字音的诗,只需诵读8次就可以正确背诵,而对同样数量字音的无意义音节,差不多需要80次诵读,才能正确背诵,成10与1之比。可见,识记有意义材料容易得多。

      金斯利(Kingsley)实验:被试348人,每次呈现一个单词或音节,呈现两秒钟,练习一遍,要求被试默出,结果如表6—1。

    表6—1 材料的理解对记忆的影响

      材料 默出的平均数

      15个无意义音节 4.47

      15个由三个字母组成的孤立英文单词 9.95

      15个彼此意义相关联的英文单词 13.55

      实验结果表明,在材料数量大致相等的情况下,彼此意义相关联的英文单词记忆效果最好;三个字母组成的孤立的英文单词次之;无意义音节最差。

      意义识记之所以优于机械识记,这是因为材料的意义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及其内在联系,也反映了识记材料和学习者的知识经验的联系,即新材料被纳入到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系统之中,这样记忆的效果也就好。

      从认识的效果来看,机械识记不如意义识记,但是机械识记在学习中也是必要的,因为学习中总有一些材料是无意义的或意义较少的,就只能用机械识记;有时材料本身很有意义,但限于学习者的水平,一时难于理解,也只能先用机械识记,以后逐步加以理解。

      意义识记和机械识记是人们识记的两种基本方法。意义识记要有机械识记作基础,而机械识记也要靠意义识记来帮助,因为意义识记的效果大,费力小。有些材料如外语单词、电话号码、历史年代、数字等,仍可以和意义联系起来记。如816449362516941这个十五位数,背诵起来,十分吃力,但了解到,这是9—1的平方数,马上就能记牢。富士山的高度为12365英尺,等于一年的月份和天数。

    第三节 再认和回忆

    一、再认

      对事物的再认可能有不同的速度和不同程度的确定性,这取决于下述两个条件。

      第一,对旧事物的识记的巩固程度。保持巩固,再认就容易;保持不巩固,再认就困难。

      第二,当前呈现的事物同已经验过事物相类似的程度。事物总是在变化的,如果事物变化不大,就有可能再认;如果事物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就难以再认。

      在再认发生困难的情况下,就转化为回忆。这时,开始只是对目前呈现的事物产生一种熟悉感,还不能确认这一事物同以前所经验过的事物是否一样。后来,通过回忆,发现了同先前的印象有共同特征时,就再认了这一事物。

      再认要依靠各种线索(事物的部分、特点等)来进行,它的一部分出现可以唤起对其它部分的记忆。如再认一个人的姓名,是依靠记忆中他的姓名和他的面貌、举止、声调,乃至职务等形成的联系,于是,面貌、举止等就成为再认一个人的线索。

    二、回忆

      根据回忆是否有预定的目的任务,可以把回忆分为有意回忆和无意回忆。

      无意回忆是没有预定的目的,只是


  •  
     
  •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hrxl.cn/xinlixue/xinli_3033.html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 责任编辑:华人心理咨询网
  •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 【告诉好友】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 强迫症社交恐惧焦虑抑郁症人格障碍婚恋与性家庭创伤


网上网络即时通讯心理咨询在线联系方式 QQ:362890071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或www.hrxl.cn@qq.com MSN:www.hrxl.cn@qq.com skype帐户:www.hrxl.cn

工作时间:中国大陆北京时间9:00~23:00

双休及节假日工作时间不定
  • 最新心理学
  • 实用心理学
  • 人与动物心理学论稿(冯...
  • 格式塔心理学原理四
  • 格式塔心理学原理三
  • 格式塔心理学原理二
  • 格式塔心理学原理
  • 社会心理学
  • 《心理学psychology》(...
  • 练习题及参考书目
  • 与心理咨询相关的法律条文
  • 热点心理学
  • 《你有几个灵魂》朱建军
  • 社会心理学
  • 《心理学psychology》(...
  • 抑郁自我护理手册
  • 社会心理学第六节人际关系
  • 格式塔心理学原理
  • 心灵七游戏
  • 社会心理学第五节态度
  • 心理测验学第三节人格测验
  • 普通心理学第六节 情绪...
  • 推荐心理学
  • 相关心理学

强迫症 | 抑郁症 | 焦虑症 | 社交恐惧 | 恐惧症 | 疑病症 | 惊恐发作 | 失眠症 | 人格障碍 | 性心理障碍 | 婚恋障碍 | 神经衰弱 |

电话:027-87908120  手机:13886092363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区湖口金谷明珠园9-2-402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电邮MSN:www.hrxl.cn@qq.com  交通:鲁巷广场站756至湖北教育学院   法律顾问:湖北瑜珈律师事务所吴健宝律师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欲转载请注明www.hrxl.cn华人心理咨询网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

千度权威签证专业机构
华人心理咨询网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  鄂ICP备060215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