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首页
心理咨询
强迫症
焦虑症
婚姻
社交恐惧症
家庭关系
抑郁症
精神分析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社交恐惧症
>
社交恐惧症心理咨询案例
紧张得大脑一片空白,说话结结巴巴
时间:2025-06-18 20:41:54 来源: 作者:
“夏老师,我连去便利店买东西都不敢开口!”23岁的应届毕业生苏棠,攥着被汗水浸湿的纸巾,声音发颤,“面试时,面试官随便问个问题,我就紧张得大脑一片空白,说话结结巴巴;和新同事打招呼,我都要在心里演练无数遍,最后还是低着头匆匆路过……我觉得自己这辈子都没办法正常社交了。”她手机里存着数十个未拨出的电话,全是因害怕沟通而放弃的求职机会。 夏伟静静地听完苏棠的倾诉,缓缓翻开《心经》:“你看,《心经》讲‘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你对社交的恐惧,就像给自己戴上了层层枷锁,而这些枷锁,大多是你自己打造的。”苏棠一脸迷茫,难以将古老的经文与自己的痛苦联系起来。 治疗从“观照自心”开始。夏伟引导苏棠进行“正念觉察练习”,每当社交场景中“害怕被否定”“担心出丑”的念头出现时,不再立即逃避,而是如《心经》中“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所言,以旁观者的视角审视这些念头:“此刻我有一个社交恐惧的想法,它只是一个想法,并非事实。”起初,苏棠在与快递员对话时尝试这个练习,紧张得双腿发软,声音都在颤抖。但当她强迫自己完成对话后,突然发现对方只是礼貌回应,并没有投来异样的目光,这让她开始怀疑自己一直以来的恐惧是否真的必要。 针对苏棠“过度在意他人评价”的思维模式,夏伟以“空性”哲学为切入点。他让苏棠记录下每次社交后,自己认为他人对自己的负面评价,然后分析这些评价是否有真实依据。例如,苏棠觉得同事在背后议论自己“不合群”,但经过观察和询问,发现只是自己的臆想。夏伟解释道:“《心经》说‘诸法空相’,你所恐惧的那些‘他人眼光’,很多时候就像镜花水月,是虚妄不实的。当你不再执着于这些虚幻的念头,恐惧自然会消散。” 随着治疗的推进,夏伟引导苏棠领悟《心经》中“远离颠倒梦想”的真谛。当苏棠收到公司团建邀请时,她不再像以往一样找借口推脱,而是默念“揭谛揭谛,波罗揭谛”,鼓起勇气参加。团建过程中,虽然她依旧紧张,但通过不断调整心态,专注于活动本身,逐渐放松下来。她惊喜地发现,同事们的热情回应让她感受到了社交的乐趣,而自己一直害怕的“被排斥”“被嘲笑”并没有发生。 三个月后复诊,苏棠笑容满面地走进咨询室:“夏老师,我终于不再被社交恐惧束缚了!现在我能自信地和同事交流,还成功通过了一家心仪公司的面试。《心经》的哲学思想,让我学会了放下内心的执念,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社交。”夏伟欣慰地点点头:“愿你带着这份领悟,在未来的生活中,继续以‘心无挂碍’的姿态,拥抱更广阔的社交世界。”如果你也正被社恐、害怕跟人说话、紧张不自然等问题困扰,不妨从《心经》的哲学智慧中寻找力量,在破除执念的过程中,重获社交的自由与快乐。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推荐资讯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站内搜索:
新闻
下载
图库
FLASH
电影
商品
文章
分类信息
高级搜索
网站首页
|
从深渊到释放爱与光:心理咨询师夏伟的生命重建之路
|
性格重塑
|
全息系统心理咨询
|
心理成长
|
心理咨询师夏伟
|
咨客反馈
|
咨询流程
|
WAP
微信362890071
鄂ICP备2022012149号-1
电话18163542930
QQ362890071
2004年开始二十年面询电话咨询工作,咨询经验上万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