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交恐惧症 > 社交恐惧症心理咨询案例

和邻居打个招呼都害怕,感觉自己快和社会脱节了

时间:2025-06-10 19:58:30  来源:  作者:

 

65 岁的退休教师周建国,在女儿的陪同下走进咨询室,他佝偻着背,双手局促地放在膝盖上,眼神游离,小声说道:“我现在连下楼和邻居打个招呼都害怕,感觉自己快和社会脱节了。” 曾经在讲台上侃侃而谈的他,退休后却被社交恐惧症困扰得苦不堪言。
周建国退休前是中学语文老师,工作时因教学出色备受学生和同事尊敬,社交场合中也总是自信满满。退休后,离开了熟悉的校园环境,他发现自己在新的社交场景中变得无所适从。社区组织的老年活动,如象棋比赛、书法展览,他总是找借口推脱,即便勉强参加,也会独自坐在角落,不敢主动与人交流。偶尔有昔日老友邀约聚会,他也会因担心自己跟不上大家的话题、被人觉得 “老糊涂” 而拒绝。久而久之,他越来越害怕与人接触,甚至连去菜市场买菜,都尽量避开与摊主过多交谈,生活圈子变得越来越小。
经过深入交谈,咨询师发现周建国社交恐惧的根源在于退休后的身份转变与自我价值感缺失。退休前,教师身份赋予他强烈的成就感和社会认同感;退休后,这种价值感瞬间消失,他对自己的新角色感到迷茫,害怕在社交中暴露自己 “无用” 的一面。同时,他注意到身边一些老友退休后发展了新爱好、结识了新朋友,对比之下更觉得自己落后,从而产生了强烈的自卑心理,进一步加剧了社交恐惧。
针对周建国的情况,咨询师制定了包含叙事疗法、社交实践训练的治疗方案。运用叙事疗法,引导周建国重新梳理自己的人生故事,帮助他认识到教师生涯的辉煌成就不会因退休而消失,同时鼓励他挖掘退休生活中新的价值和意义,如培养书法爱好、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在社交实践训练中,从低难度的社交场景入手,比如让他每天主动和小区门卫、超市收银员打招呼,逐渐适应与人交流的感觉;接着鼓励他参加社区书法兴趣班,从与有共同爱好的人交流开始,慢慢找回社交的信心。此外,咨询师还教授他渐进性肌肉松弛法,帮助他在感到紧张时放松身体,缓解焦虑情绪。
经过八个月的心理咨询与自我调整,周建国的社交恐惧症状明显减轻。他不仅定期参加社区书法活动,还成为了活动的组织者之一,与其他老人交流时自信从容。他笑着告诉咨询师:“我终于明白,退休不是社交的终点,而是新社交生活的起点。现在的我,享受和大家在一起的每一刻!”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推荐资讯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