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交恐惧症 > 社交恐惧症心理咨询案例

克服羞怯

时间:2025-05-30 09:18:11  来源:  作者:

解决这个问题,我建议你先找一找自己的优点。我认为,你还是有不少优点的。比如说,你能发现自己有自卑心理,并且能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出自己有自卑心理,这就很不容易,是需要很大勇气的,并且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你做到了,在这方面你就比别人强一点。为什么还要把"自卑"的帽子扣在自己头上舍不得丢掉呢?

要逐步培养自己的自信心。自信心首先是建立在对自己客观评价的基础之上,对自己的优点、缺点有一个恰如其分的认识,看到自己的成绩和进步;其次要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问题,自己可能今天在一些方面不如这个、在另一些方面不如那个,但通过努力,是可以赶上或者超过他们的。"学如积薪,后来居上",这样的事例实在太多了。爱因斯坦在中小学时代,常常被斥为"生性孤僻,智力迟钝","不守纪律,想入非非"。中学时校方甚至断言他未来将"一事无成",勒令他退了学。16岁那年,他以同等学历报考大学,结果名落孙山。但没过多少年,他的名声就传遍全球。因为他创建了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成为在科学史上占据划时代地位的理论物理学家。整个20世纪里,在对科学的贡献方面没有人能和他相提并论。他如果在别人的偏见之下丧失了自信心,还能有后来的伟大成就吗?

当然,也有一些方面是不可改变的,比如因遗传造成的个子不如别人高、相貌不如别人漂亮,就不大可能改变。但是,这也不应该成为自卑的理由。就说个子吧。列宁的个子不仅在欧洲人中是矮的,放到亚洲人中也是矮的,却领导了伟大的十月革命,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成了伟大的革命导师;邓小平个子是矮的,却领导了中国的改革开放,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对中国和世界作出了巨大贡献;鲁迅的个子是矮的,但人们提起他,总是觉得他很高大,肃然起敬,为什么呢?因为他是我们中国现代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文学家。所以一个人的某种先天不足,绝不能限制其成长、发展,不能限制其取得超人的成就。懂得了这个道理,还有什么必要为此而自卑呢?

我们现在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就是要造就人格健全、发展全面的人,造就21世纪需要的一代新人。未来的世界无限广阔而美好,青年人应该意气风发、充满自信,有所向披靡、无坚不摧的勇气,大踏步地向前跨越,去创造事业的辉煌,去书写人生的。

残疾孩子如何克服自卑

 

多数孩子都能在家长和老师的悉心关照和教育下健康地成长,但也有少数儿童因出生时或以后成长中的种种原因出现了一些身体发育上的缺陷,如小儿麻痹后遗 症、盲、聋、哑、兔唇等,轻度的则有口吃、智力稍有低下等。有这些缺陷的孩子害怕与小伙伴交往多半因自卑心理造成,具体有以下几种情况:

1、缺乏成功的体验。孩子两三岁左右便开始意识到他自己。由于有了“自我”, 就需要别人承认他的人格。这时,他开始会因自己的失败感到羞愧,也会因自己成功感到自豪。在与同伴交往中,他们往往由于天生的缺陷,某些能力落后于人, 眼看着同伴们成功后的欢愉,他们更深地陷入了失败的痛苦,多次失败的体验,使他们丧失了交往的勇气和信心。

2、父母的不正确态度。一些父母本身对有生理缺陷儿童的教育就缺乏信心,视其为负担,认为他们生来就有缺陷,所以惹人讨厌,对孩子缺乏公正的评价,在不知觉中养成了孩子软弱、胆怯的个性;另一些父母则将孩子的生理缺陷视为自己的过错,怀有负疚心理,事事包办代替,造成孩子依赖性强、交往能力差而害怕交往; 更有一些父母不能正视现实,总认为自己有个有生理缺陷孩子是件没面子的事,因而整天将孩子禁锢在小天地里以躲避别人的讥笑,人为地使得孩子失去了与同伴交往锻炼的机会。

3、顽皮孩子的捉弄与欺负。有缺陷的孩子在性格上本来就比一般孩子脆弱、敏感、自卑、多疑,而在交往中,难免会遭到小伙伴的嘲笑,甚至是捉弄和欺负,如 因为瘸腿被称为“拐子”,因为头发稀少被称为“癞痢头”等。孩子幼儿的心灵不堪忍受他人的冷嘲热讽,有过这种体验的孩子多半不敢与小伙伴们交往。

那么,父母应该怎样帮助生理上有缺陷的孩子战胜自卑,更好地与小伙伴交往呢?

1、给孩子更多的爱。父母首先应以乐观的情绪、正确的态度看待孩子。也许你无法改变他已有的生理弱点,但你可以帮助孩子摆脱痛苦、失意的情绪,给以精神 的支持,让他意识到父母在爱护他,老师在支持他,使孩子知道把手伸向别人是有勇气的表现。

2、培养孩子承受挫折的能力。具体做法:让孩子做好接受失败的心理准备。教 孩子懂得生活中失败是常有的事,任何人都会遇到挫折,只是各自经历的痛苦不同而已。借助榜样的力量。可经常给孩子讲电视、小说、现实生活中的有关残疾人 战胜生理弱点的事例,增强孩子的抗挫折意识,激发抗挫折的勇气。

3、发掘潜力,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势并加以培养,如腿瘸了,却能唱好听的歌;耳聋了,却能画好看的画等等,在优势方面使其获取成 就感,增加愉悦的情绪体验,逐渐树立自信心。

4、教孩子正确的评判观,正视生理缺陷,学会自我肯定。比如,家长应使瘸腿的孩子明白跑步并非仅为名次,参与过程中获取愉悦心情才是更重要的。这样,孩子便不再为拿不到名次而自卑,从而培养孩子乐观豁达的胸怀。

克服羞怯感

人们常错误地认为,羞怯只是儿童和少年的问题,随着他们长大成人自会变得大方起来。但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菲利浦·詹帕多经过20年的研究,调查了10000人后发现,大约有40%的成年人认为自己羞怯。

对羞怯也许并无良药可治,但我们还是可以找到一些方法来战胜羞怯,扫除这一横亘在通往个人幸福之路上的障碍。

1.将你的内心活动用文字记录下来,找出真正使你害怕忧心的根源

“记日记是一种简易而有效的方法,”心理治疗专家克里斯多夫·迈洛拉汉说,“我们对自身的认识也许比我们自以为知道的更多,当我们用文字将我们的害怕和焦虑梳理一番时,自己也会为之惊讶。”

迈洛拉汉曾有一个病人是30岁的单身女子,极其害怕与人约会。在迈洛拉汉的建议下,她写下与约会有关的一系列事情:接电话,安排出门,在约会时说什么,关于未来又谈些什么,在将事情整个思量一番后,她发现她最担忧一个她并不喜欢的男人会爱上自己,她担心一旦出现这种局面,自己不知如何去拒绝他。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推荐资讯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