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交恐惧症 > 社交恐惧症心理咨询案例

与人面对面交流时存在极大困难

时间:2025-05-12 18:01:15  来源:  作者:

一、案例背景

  1. 来访者基本情况

    • 来访者患有表情恐惧长达30年,对视恐惧10年,这导致其在与人面对面交流时存在极大困难,人际关系状况较差,进而陷入抑郁情绪。在人际交往后,来访者常常会有别人觉得自己差劲、不喜欢和自己交往的想法。
    • 来访者的原生家庭环境不佳,从小父母经常吵架,其母亲有对视等社交恐惧,这对来访者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2. 咨询目标

    • 来访者最希望解决对视和表情恐惧的问题。

二、咨询过程

  1. 建立关系(第一次咨询)
    • 夏伟咨询师首先以温和、理解的态度接待来访者,表达了对来访者状况的关心。例如,咨询师说:“我能感受到你这些年来的痛苦,你愿意来寻求帮助是非常勇敢的。”
    • 咨询师向来访者详细解释了心理咨询的保密原则和大致流程,让来访者感到安全和信任。
  2. 问题探索(第二次咨询)
    • 咨询师引导来访者深入探讨其表情恐惧和对视恐惧的具体表现。来访者描述在面对他人时,会特别在意自己的表情是否正常,眼睛不知道该看向哪里,一旦与他人对视就会非常紧张,心跳加速、脸红等。
    • 关于原生家庭的影响,咨询师帮助来访者认识到,虽然母亲的社交恐惧可能对自己有影响,但这并不意味着自己不能改变。咨询师说:“你不是母亲的复制品,你有自己改变的能力。”
  3. 认知重构(第三次咨询)
    • 针对来访者认为别人觉得自己差劲的想法,咨询师采用认知行为疗法的技术。咨询师与来访者一起分析在人际交往中可能存在的其他情况,而不仅仅是负面的评价。例如,咨询师说:“也许对方当时也有自己的困扰,并没有像你想的那样评判你。”
    • 咨询师帮助来访者改变对自己的看法,鼓励来访者列出自己的优点,如善良、有耐心等,逐步提升来访者的自我价值感。
  4. 行为训练(第四次咨询)
    • 对于对视恐惧,咨询师采用系统脱敏疗法。从让来访者想象与他人对视的场景开始,逐步过渡到面对咨询师进行短时间的对视练习,同时运用放松技巧,如深呼吸等,来缓解紧张情绪。
    • 对于表情恐惧,咨询师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模拟各种社交场景,让来访者在实践中逐渐适应正常的表情表达,并且不再过度关注自己的表情。
  5. 巩固与结束(第五次咨询)
    • 咨询师与来访者回顾了整个咨询过程中的收获,来访者表示自己的对视和表情恐惧有了明显的改善,对人际交往也不再那么恐惧和焦虑。
    • 咨询师给来访者布置了一些家庭作业,如每周至少参加一次社交活动,并在活动中运用在咨询中学到的技巧。最后,咨询师表达了对来访者未来的信心,来访者带着积极的心态结束了咨询。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推荐资讯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