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首页
心理咨询
强迫症
焦虑症
婚姻
社交恐惧症
家庭关系
抑郁症
精神分析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强迫症
>
口水强迫症
感觉嘴里总是有口水,不停地想吞口水
时间:2025-06-16 21:35:24 来源: 作者:
“口水”警报解除:自体精神分析疗法,让我从‘咽口水’怪圈中解脱
李先生(化名)第一次走进心理咨询师夏伟的办公室时,显得有些局促不安。他四十多岁,是位看起来挺沉稳的中年人,但眉宇间却透着一股难以言说的焦虑。他坐下后,习惯性地用手捂住嘴巴,似乎想遮掩什么,眼神也有些躲闪。在夏伟温和的询问下,他终于开口,声音带着一丝疲惫和无奈:夏老师,我这段时间被‘口水强迫症’搞得快崩溃了。感觉嘴里总是有口水,不停地想吞口水,控制不住。这已经严重影响到我的工作和生活了。”
李先生详细描述了他的困扰:大约半年前,他开始注意到自己似乎比以前更容易感觉到口水。起初他并未在意,但渐渐地,这种感觉变得越来越强烈,越来越频繁。他总觉得口腔里黏糊糊的,仿佛总有口水在聚集,必须立刻吞咽下去才能感到片刻的缓解。这种吞咽的需求变得如此迫切,以至于他几乎无法集中精力做任何事情。开会时、开车时、甚至只是安静地坐着时,他都忍不住要不停地吞口水。他害怕别人听到他吞咽的声音,或者看到他因为频繁吞咽而扭曲的表情,更害怕别人觉得他“口水”太多,不正常。这种强烈的羞耻感和恐惧感,又反过来加剧了他的焦虑,使得口水强迫症”的症状愈发严重,形成了一个感觉口水多 -> 担心被评判 -> 更焦虑 -> 感觉口水更多 -> 更频繁吞咽”的恶性循环。他尝试过各种方法,比如嚼口香糖、含薄荷糖,甚至试图通过分散注意力来控制,但效果都不持久,一旦注意力回到自身,那种吞咽的冲动就又会卷土重来。他感到非常无助,甚至开始回避社交场合,生怕自己再次陷入那令人窒息的“咽口水”怪圈中。
夏伟在倾听李先生的讲述后,决定采用自体精神分析疗法来帮助他。夏伟首先为李先生提供了一个安全、稳定的咨询环境,让他能够在这个空间里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而不必担心被评判。他耐心地引导李先生深入探索“口水强迫症”症状出现的背景和触发因素。夏伟没有急于评判或纠正李先生的感受,而是尝试理解症状背后可能隐藏的自体需求和早期客体关系模式。他引导李先生思考:这些“口水”真的那么可怕吗?它们是否可能在潜意识里象征着某种被压抑的情感,比如焦虑、紧张、或者某种未被满足的“滋养”需求?当你感觉必须吞口水”时,你的内心正在经历什么?通过这样的探索,李先生逐渐意识到,口水”其实并不可怕,它只是他内在情绪的一种表达方式。他开始尝试接纳这种身体的感觉,而不是一味地对抗和逃避。
在咨询过程中,夏伟还特别关注李先生在咨询关系中的体验。他通过共情、理解和适当的回应,帮助李先生体验到一种稳定、可靠的自体客体关系,这有助于修复他早期可能存在的自体缺陷,从而减少他对“口水”症状的过度关注和焦虑。夏伟帮助李先生认识到,他的价值并不取决于别人如何看待他的“口水”问题,他本身就是一个值得被接纳和尊重的人。
经过一段时间的咨询,李先生再次来到咨询室,脸上露出了久违的轻松笑容。他告诉夏伟:夏老师,现在感觉好多了。‘口水强迫症’好像真的减轻了很多,偶尔感觉口水多,也不会像以前那样恐慌了。我知道那可能只是身体的感觉,或者是一种旧有模式的残留,但我不再觉得那是‘我’的一部分,需要拼命去隐藏或控制。我好像更能接纳自己了。”
李先生的故事表明,对于像口水强迫症”这样看似具体的行为问题,运用自体精神分析疗法,深入探索症状背后的自体结构、早期创伤和客体关系,可以帮助来访者理解症状的象征意义,并在咨询关系中修复自体,最终实现康复,从口水强迫症”的困扰中解脱出来。告别无休止的“咽口水”怪圈,重新掌控自己的生活,是每个被口水强迫症”困扰的人都可以实现的希望。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推荐资讯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站内搜索:
新闻
下载
图库
FLASH
电影
商品
文章
分类信息
高级搜索
网站首页
|
从深渊到释放爱与光:心理咨询师夏伟的生命重建之路
|
性格重塑
|
全息系统心理咨询
|
心理成长
|
心理咨询师夏伟
|
咨客反馈
|
咨询流程
|
WAP
微信362890071
鄂ICP备2022012149号-1
电话18163542930
QQ362890071
2004年开始二十年面询电话咨询工作,咨询经验上万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