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首页
心理咨询
强迫症
焦虑症
婚姻
社交恐惧症
家庭关系
抑郁症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强迫症
>
口水强迫症
强迫性吞咽抑制行为及焦虑发作
时间:2025-04-15 12:09:17 来源: 作者:
一、基本信息
来访者:林深(化名),男,30岁,程序员
主诉问题:口水强迫症(社交恐惧亚型),病程12年。表现为极度恐惧吞咽动作及声音被他人察觉,严重回避社交场景,伴随强迫性吞咽抑制行为及焦虑发作。
咨询次数:首次面谈+12次跟进
咨询师:夏伟(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擅长强迫症及社交焦虑治疗)
二、问题表现与评估
1. 症状描述
- 触发场景:
- 核心恐惧:会议室、教室等安静环境下吞咽口水;
- 社交回避:拒绝参与多人聚餐、团队会议,甚至刻意减少日常对话。
- 典型行为:
- 抑制行为:刻意小口饮水、频繁清嗓以“掩饰”吞咽;
- 强迫检查:反复观察他人表情,确认是否“注意到自己吞咽”;
- 回避策略:随身携带口香糖,或提前30分钟禁食禁水。
- 认知模式:
- 灾难化信念:“吞咽声=异常信号→被排斥→社会性死亡”;
- 过度责任归因:认为“传染他人吞咽习惯是我的错”。
2. 心理评估
- Y-BOCS量表:总分23(重度强迫),“回避行为”维度得分9/10;
- SCL-90量表:强迫症状因子分3.8,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分4.1;
- 会谈发现:症状起源于初中课堂——因吞咽声被同学模仿嘲笑,自此将“吞咽”与“羞耻感”绑定。
三、咨询目标
1. 短期:减少吞咽抑制行为,恢复正常社交频率;
2. 长期:重构“吞咽正常化”认知,建立自我接纳的社交模式。
四、咨询过程与干预策略
1. 首次咨询:创伤叙事与症状解构
- 技术应用:时间线梳理+认知行为分析
林深蜷缩在沙发里,喉结不时微动:“上周部门会议,我憋到太阳穴暴起…散会后发现同事根本没抬头。”
夏伟递过温水:“你说‘传染’他人,这个念头第一次出现是什么时候?”
林深攥紧纸杯:“初二自习课,后排男生学我吞咽,全班哄笑…从那以后,我总觉得别人会被我‘带偏’。”
咨询师绘制“事件-信念-行为”图,揭示“恐惧-抑制-强化”循环。
2. 第2-4次咨询:暴露与反应阻止(ERP)
- 技术应用:分级暴露练习
- 家庭作业:
① 初级暴露:在便利店结账时故意正常吞咽,记录焦虑值;
② 中级暴露:参加小型咖啡会,禁用口香糖,观察他人反应。
- 认知挑战:
“如果真有人注意到吞咽,最坏结果是什么?”
林深沉默后苦笑:“…可能被觉得有点怪,但不会失去工作或朋友。”
3. 第5-8次咨询:认知重构与正念训练
- 技术应用:ACT(接纳承诺疗法)+ 躯体觉察
- 思维解离:引导林深将“吞咽声=羞耻”的念头想象成“飘过的落叶”,不抓取评判;
- 正念进食:通过慢动作咀嚼吞咽,重新体验“本能行为的自然性”。
4. 第9-12次咨询:社交场景整合与复发预防
- 技术应用:角色扮演+应对脚本
- 模拟团队会议场景,练习“带着焦虑正常发言”;
- 制定“应急工具箱”:
“当焦虑>7分时,我可以:
① 喝口水正常吞咽
② 默念‘这是本能’
③ 继续完成对话”
五、咨询效果
1. 主观报告:
- 吞咽抑制行为减少90%,主动参加部门聚餐3次;
- “现在能听到自己吞咽声,但不再觉得它‘有毒’。”
2. 行为观察:
- 咨询室模拟会议中,林深可自然发言,无刻意清嗓或低头动作。
3. 量表复测:
- Y-BOCS总分降至11(轻度强迫);
- SCL-90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分降至2.3。
六、案例反思
1. 核心突破:通过ERP打破“回避强化链”,结合正念技术重构“本能行为”认知;
2. 挑战与应对:来访者长期的“完美社交期待”需逐步松动,通过“小成功体验”积累自我效能感。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推荐资讯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站内搜索:
新闻
下载
图库
FLASH
电影
商品
文章
分类信息
高级搜索
网站首页
|
从深渊到释放爱与光:心理咨询师夏伟的生命重建之路
|
性格重塑
|
全息系统心理咨询
|
心理成长
|
心理咨询师夏伟
|
咨客反馈
|
咨询流程
|
WAP
微信362890071
鄂ICP备2022012149号-1
电话18163542930
QQ362890071
2004年开始二十年面询电话咨询工作,咨询经验上万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