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首页
心理咨询
强迫症
焦虑症
婚姻
社交恐惧症
家庭关系
抑郁症
精神分析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强迫症
>
强迫症案例
无法容忍任何不对称的事物
时间:2025-06-09 17:01:17 来源: 作者:
王小姐,26岁,一位充满创意的室内设计师,她的作品总是令人赏心悦目。然而,这份对美的极致追求,在她自己的生活中却演变成了一种折磨——对“对称”的病态执着。她来到咨询室时,显得异常疲惫,眼神中透着一种难以言说的焦虑。
王小姐的强迫症状表现为:她无法容忍任何不对称的事物。家里的物品必须成对摆放,且完全对齐;走路时,她必须保证左右脚迈出的步数相同,如果差了一步,她就必须绕路或原地踏步来“补齐”;甚至阅读时,她必须确保每一行文字的长度看起来是均匀的,如果遇到排版不整齐的地方,她会反复调整书本的角度,直到“感觉”对称为止。这些行为占用了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让她感到身心俱疲。更糟糕的是,这种强迫思维已经渗透到她的工作中,她开始过度纠结于设计细节的对称性,导致项目进度延误,客户关系也变得紧张。
在咨询初期,王小姐对自己的症状感到羞耻和困惑,她不明白为什么自己会“变成”这样。通过深入的访谈和评估,我了解到她的强迫观念可能与童年时期一次被严厉批评“不够整齐”的经历有关,这在她心中埋下了对“不完美”的深深恐惧。她认为,只有一切都对称、整齐,才能避免再次受到批评,才能获得内心的安全感。
基于认知行为疗法(CBT)和暴露与反应阻止疗法(ERP)的原则,我们制定了详细的治疗计划。首先,我们一起绘制了她的“恐惧等级表”,从较低焦虑水平的暴露(如故意让书桌上的两个杯子稍微错开一点)到较高焦虑水平的暴露(如故意走一段不对称的路线)。每次暴露任务后,王小姐都被要求“阻止”自己执行强迫行为,比如反复调整物品位置或绕路补步。这无疑是最艰难的部分,她会体验到强烈的焦虑和失控感。
“那天,我故意把家里的两个抱枕摆成了不对称的角度,”王小姐在一次咨询中回忆道,“刚开始几分钟,我感觉天都要塌下来了,脑子里全是‘不对劲’、‘必须摆正’的声音。我浑身发抖,几乎要崩溃。但我咬着牙,按照约定,没有去碰它们。大概过了二十多分钟,那种强烈的焦虑感才开始慢慢退去,虽然心里还是有点别扭,但好像…好像也没那么可怕了。”
治疗过程并非一帆风顺,王小姐多次因为无法忍受焦虑而想要放弃,或者偷偷地“犯规”,执行了强迫行为以缓解焦虑。每当这时,咨询师都会帮助她识别背后的思维模式(“不摆正就会出事”、“我控制不了自己”),并用新的、更现实的想法来替代(“这只是我的强迫观念在作祟”、“我能选择不去做强迫行为,即使很难”)。同时,也肯定她每一次小小的努力和进步。
经过半年多的坚持,王小姐的情况有了显著改善。她不再为生活中的小不对称而感到极度焦虑,能够容忍设计稿中的细微不对称,工作效率提高了,也更能享受设计本身带来的乐趣。虽然偶尔强迫观念仍会冒头,但她已经掌握了应对的方法,不再被其完全控制。她笑着说:“我现在明白了,世界本来就不可能处处对称,接受一点‘不完美’,反而让我感觉更轻松,也更真实了。” 王小姐的故事再次印证,即使是最根深蒂固的强迫思维和行为模式,通过科学、系统的治疗和患者自身的勇气,也是可以被逐步瓦解的。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推荐资讯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站内搜索:
新闻
下载
图库
FLASH
电影
商品
文章
分类信息
高级搜索
网站首页
|
从深渊到释放爱与光:心理咨询师夏伟的生命重建之路
|
性格重塑
|
全息系统心理咨询
|
心理成长
|
心理咨询师夏伟
|
咨客反馈
|
咨询流程
|
WAP
微信362890071
鄂ICP备2022012149号-1
电话18163542930
QQ362890071
2004年开始二十年面询电话咨询工作,咨询经验上万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