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过度追求完美的心态逐渐演变成强迫症状 |
时间:2025-06-09 16:54:00 来源: 作者: |
29 岁的美食博主程雨涵,面对咨询师时眼眶泛红,手机屏幕上还停留在未发布的美食视频剪辑界面。她哽咽着说,原本热爱的美食创作,如今却成了一场噩梦,强迫症让她的生活和事业都濒临崩溃边缘。 程雨涵的强迫症状在视频拍摄和制作过程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每次拍摄美食视频,光是食物摆盘就能花费三四个小时。她会反复调整餐具的摆放位置、食材的堆叠角度,连撒在菜品上的香料颗粒数量都要精确控制,稍有偏差就会全部推倒重来。拍摄时,一个简单的镜头,她要求光线、构图、拍摄角度必须达到完美状态,同一个画面常常要拍摄上百次。在视频剪辑阶段,她对画面切换的节奏、背景音乐的音量,甚至字幕的字体和颜色,都要反复修改调整,即便已经达到专业水准,她依然觉得不够好。这些强迫行为导致视频更新频率大幅降低,粉丝大量流失,广告合作也纷纷取消,而她自己也陷入了失眠和焦虑的恶性循环。 深入交流后发现,程雨涵的强迫症源于自媒体行业激烈的竞争压力。随着美食博主数量激增,为了在众多同行中脱颖而出,获取更多流量和粉丝,她不断给自己施压,认为只有做到极致的 “完美”,才能吸引观众的目光。再加上她早期凭借高质量视频迅速走红,这让她对自己后续作品的要求越来越高,害怕被观众遗忘,过度追求完美的心态逐渐演变成强迫症状。 针对程雨涵的情况,咨询师采用了辩证行为疗法(DBT)与暴露反应预防疗法相结合的治疗方案。运用辩证行为疗法,帮助程雨涵接受 “不完美也是一种美” 的理念,引导她认识到过度追求完美不仅会消耗大量精力,还可能失去创作的真实感和独特性。同时,教她情绪调节技巧,如正念冥想、情绪日记记录,帮助她缓解创作过程中的焦虑情绪。在暴露反应预防疗法中,逐步缩短程雨涵摆盘和拍摄的时间限制,减少视频剪辑的修改次数。当她因打破强迫习惯而焦虑时,鼓励她运用所学的调节技巧应对,逐步降低对强迫行为的依赖。此外,建议程雨涵与同行交流创作经验,拓展社交圈子,减轻独自创作的压力。 经过八个月的心理咨询与自我调整,程雨涵的强迫症状显著改善。她不再执着于绝对完美的画面,能够以更高效的方式完成视频创作,作品更新频率恢复正常,粉丝数量也开始回升。程雨涵重拾对美食创作的热情,她笑着说,是心理咨询让她放下了沉重的包袱,学会享受创作过程,而不是被完美主义和强迫症所束缚。 |
|
|
推荐资讯 |
栏目热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