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强迫症 > 强迫症案例

不放心的反复检查

时间:2025-06-09 16:53:10  来源:  作者:

 

28 岁的急诊科护士李雯,身着便装走进咨询室时,双手仍保持着不自觉搓动的动作,仿佛还在进行消毒。她语气颤抖地向咨询师倾诉,自己在急诊科工作三年,原本救死扶伤的热情,逐渐被难以摆脱的强迫症状消磨殆尽,生活和工作都陷入了无尽的痛苦与挣扎。
李雯的强迫症状在工作场景中尤为突出。每次执行医嘱前,她都要将医嘱单与患者信息反复核对至少五遍,即便同事已经帮忙确认,她还是会不放心地再次检查,生怕拿错药或输错液,导致严重后果。给患者进行伤口处理时,她对消毒流程近乎偏执,使用碘伏擦拭伤口的次数远超标准,甚至会因为担心消毒不彻底,重新进行操作。在工作结束后,她会反复检查抢救设备是否归位、电源是否关闭,即便已经确认无误,刚离开科室又会折返检查。这些强迫行为不仅让她在工作中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还经常遭到同事的误解和抱怨,认为她过于较真、不信任他人。
深入沟通后,咨询师发现李雯的强迫症与急诊科特殊的工作环境密切相关。急诊科每天都要面对各种紧急、危重的患者,生死往往就在一瞬间,任何一个小失误都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李雯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长期处于高度紧张和焦虑的状态。为了确保工作零失误,她不自觉地通过重复检查、过度操作等强迫行为来缓解内心的不安,试图用这种方式掌控一切,避免出现意外。同时,她曾经经历过一次因同事疏忽导致患者病情恶化的事件,这给她的心理带来了极大冲击,进一步加重了她对工作失误的恐惧。
针对李雯的情况,咨询师采用了系统脱敏疗法和认知行为疗法相结合的治疗方案。首先,运用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李雯认识到,她对工作失误的过度担忧是不合理的,引导她客观看待工作中的风险,明白在遵循规范流程的前提下,偶尔的检查次数减少并不会增加失误概率。同时,通过案例分析,让她意识到同事们的专业能力同样值得信任,无需过度怀疑。其次,使用系统脱敏疗法,根据李雯强迫行为的严重程度,制定逐步减少检查次数和简化操作流程的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当李雯出现焦虑情绪时,教她运用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松弛等放松技巧进行调节,逐渐降低对强迫行为的依赖。此外,还鼓励李雯参加医院组织的心理疏导活动,与同事分享工作压力,建立良好的支持系统。
经过半年的心理咨询与治疗,李雯的强迫症状明显减轻。她能够以更加理性的态度执行医嘱和进行护理操作,不再过度依赖重复检查和过度操作。工作效率大幅提升,与同事的关系也变得更加融洽。李雯感慨道,是心理咨询让她重新找回了工作的热情和生活的信心,能够以更加从容的心态面对急诊科的挑战。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推荐资讯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