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强迫症 > 强迫症案例

对学习细节非常苛刻的强迫症

时间:2025-06-09 15:22:46  来源:  作者:

强迫症心理咨询案例

20 岁的苏晴是一名大二学生,她拖着沉重的步伐走进咨询室,眼神中满是疲惫与纠结。苏晴向咨询师倾诉,自己近半年来被强迫症折磨得苦不堪言,原本成绩优异、性格开朗的她,如今在学业和人际交往上都陷入了困境。
苏晴的强迫症状主要体现在学习和生活细节方面。在课堂上,她记笔记时会反复核对每个字的笔画是否正确,一个简单的公式都要抄写五六遍,生怕出现一点差错。课后,她会花费大量时间回忆课堂上老师讲的每一句话,反复琢磨自己是否理解正确,哪怕已经确定无误,仍会不由自主地再次回忆。在生活中,她会强迫自己按特定顺序摆放物品,比如书桌上的书本必须按照科目从左到右、由厚到薄排列,一旦被打乱,就会感到烦躁不安,必须立刻重新整理。这些强迫行为严重影响了她的学习效率,原本一个小时能完成的作业,现在常常要花费三四个小时,导致她睡眠时间不足,白天上课也总是精神恍惚。
随着咨询的深入,咨询师了解到苏晴的家庭情况对她的心理产生了巨大影响。苏晴的父母都是企业高管,平时工作繁忙,对她的关心更多体现在物质方面。在学习上,父母对她寄予了极高的期望,每次考试都要求她必须名列前茅。上大学后,苏晴脱离了父母的直接监管,面对更具挑战性的课程和优秀的同学,内心的压力剧增,她害怕成绩下滑让父母失望,于是不自觉地对学习细节要求越来越严苛,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来确保自己的学习成果,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强迫症状。
针对苏晴的情况,咨询师采用了综合治疗方案。一方面运用认知行为疗法,帮助苏晴认识到自己过度追求完美、对学习成果过度担忧的不合理认知。通过引导她分析自己的思维过程,让她明白,偶尔的笔记小错误、对知识的短暂遗忘并不会对学业造成严重影响,过度的强迫行为反而会成为学习的阻碍。另一方面,结合放松训练,帮助苏晴缓解因强迫行为产生的焦虑情绪。教她在感到焦虑时,进行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松弛等练习,让身心放松下来。同时,鼓励苏晴与父母进行深入沟通,说出自己内心的压力和真实感受,改善家庭互动模式。
经过半年的心理咨询与治疗,苏晴的情况有了显著好转。她记笔记时不再反复核对,课后回忆的次数也大幅减少,能够更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在生活中,她对物品摆放的强迫行为基本消失,心态也变得更加平和。苏晴重新找回了对学习和生活的热情,也开始主动参与校园活动,逐渐恢复了往日的活力。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推荐资讯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