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首页
心理咨询
强迫症
焦虑症
婚姻
社交恐惧症
家庭关系
抑郁症
精神分析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强迫症
>
强迫症案例
过度担忧身体健康,出现强迫性身体检查和就医行为
时间:2025-05-31 12:41:32 来源: 作者:
老年慢性疾病焦虑引发的强迫症心理咨询案例
一、来访者基本信息
周建国(化名),68 岁,男性,退休教师。老伴去世三年,子女在外地工作,独居。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性格谨慎、固执。近一年因过度担忧身体健康,出现强迫性身体检查和就医行为,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在社区工作人员推荐下接受心理咨询。
二、主诉与现病史
周建国满面愁容,声音急切地说:“我这身体越来越差,每天都担心自己会突然发病。现在每天要测七八次血压、血糖,稍有波动就坐立不安。去医院的次数也越来越多,明明医生说病情稳定,可我就是不放心,总觉得还有没查出来的毛病。”
在日常生活中,周建国的强迫行为占据了大量时间。每天清晨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测量血压和血糖,记录数据时,不仅要精确到个位数,还会反复核对测量仪器的准确性。早餐后、午餐前、晚餐后等各个时间节点,他都会严格按照自己制定的时间表进行测量,即便数据与上一次相差无几,也会陷入焦虑,怀疑测量结果不准确。某次测量时,血压数值比平时略高 2mmHg,他立刻陷入恐慌,担心自己会突发脑溢血,一整天都心神不宁,每隔半小时就重新测量一次。
就医行为同样失控。他每月至少前往医院 3 - 4 次,每次就诊时,都会向医生详细描述身体的各种细微变化,如偶尔的头晕、轻微的乏力,要求进行全面检查。即便检查报告显示各项指标正常,他仍不相信,隔一段时间又会换一家医院重新检查。有一次,为了确认血糖控制情况,他在一周内先后去了三家医院做糖耐量测试,花费大量时间和金钱,还让自己疲惫不堪。
不仅如此,周建国对药品服用也形成了严格的 “仪式”。每次服药前,他会将药盒上的说明书反复阅读 3 遍,核对药物名称、剂量、服用时间,确保没有差错。服药时,必须用特定温度的温水送服,水温过高或过低都不行。若在服药过程中被外界干扰,如电话响起,他会重新开始整个服药流程。这些强迫行为让他的生活变得机械、压抑,与子女、邻居的交流也越来越少。
三、既往史与个人成长史
周建国成长于物质匮乏的年代,自幼养成节俭、谨慎的性格。工作期间,他对待教学工作一丝不苟,深受学生和同事敬重。老伴在世时,生活起居由老伴照料,他无需过多操心健康问题。然而,老伴因病离世的经历,让他对疾病产生深深的恐惧。退休后,随着年龄增长,身体逐渐出现各种小毛病,确诊慢性疾病后,他对健康的担忧日益加剧,最终发展成强迫症状。
四、心理评估与诊断
咨询师与周建国交谈时,发现他眼神中充满焦虑,交谈过程中频繁提及身体不适,反复强调对疾病的担忧。通过老年抑郁量表(GDS)、症状自评量表(SCL - 90)和耶鲁 - 布朗强迫量表(Y - BOCS)测评,结果显示,周建国在强迫症状、焦虑、抑郁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常模,Y - BOCS 评分表明其强迫症状达到中度水平。结合 DSM - 5 的诊断标准,综合判断周建国患有强迫症,主要表现为强迫性身体检查与就医行为,同时伴有焦虑和抑郁情绪。
五、咨询目标
短期目标
:缓解周建国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减少强迫性身体检查和就医行为的频率,改善其生活状态。
长期目标
:帮助周建国正确认识慢性疾病,调整对健康的过度担忧认知,丰富退休生活,提升心理适应能力。
六、咨询过程
第一阶段:建立关系与评估诊断(第 1 - 2 次咨询)
首次咨询,咨询师以尊重、耐心的态度倾听周建国的诉说,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共情,让他感受到被关心,逐步建立信任关系。详细了解他的症状表现、疾病史、家庭情况及生活经历。第二次咨询时,运用专业测评工具进行系统评估,明确诊断结果,并向周建国解释强迫症与健康焦虑的关联,让他明白自己的症状可以通过治疗得到改善,增强其治疗意愿。
第二阶段:认知行为干预与生活调整(第 3 - 8 次咨询)
采用认知行为疗法(CBT)结合生活方式干预。运用 CBT 帮助周建国识别和纠正不合理信念,如 “身体稍有变化就意味着病情恶化”“不频繁检查就会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引导他分析这些想法的片面性和夸大性。结合医生的专业建议和自身病情稳定的实际情况,让他认识到规律治疗和适度关注即可。
在行为干预方面,运用暴露与反应阻止(ERP)技术,制定减少检查和就医次数的计划。例如,将每天的血压、血糖测量次数从 7 - 8 次减少到 2 - 3 次,当出现增加测量次数的冲动时,指导他进行放松训练,如冥想、听音乐,转移注意力。同时,鼓励他与社区医生建立稳定联系,遇到身体不适先通过电话咨询,减少不必要的就医。
此外,引导周建国重新规划退休生活,鼓励他参加社区老年活动,如书法班、合唱团,丰富精神生活,转移对身体的过度关注。
第三阶段:巩固与结束阶段(第 9 - 10 次咨询)
咨询后期,与周建国一起回顾整个咨询过程,总结他取得的进步和成果,强化新建立的认知和行为模式。帮助他制定应对未来健康焦虑和强迫症状复发的预案,鼓励他继续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最后,结束咨询,表达对他健康生活的美好祝愿。
七、咨询效果评估
经过 10 次咨询,周建国的强迫症状明显改善。每天的身体检查次数减少到合理的 2 - 3 次,每月就医次数从 3 - 4 次降至 1 次,且仅在身体出现明显不适时才前往医院。焦虑和抑郁情绪显著缓解,他开始主动参与社区活动,与邻居、老年朋友交流增多。通过再次进行 Y - BOCS 测评,其评分显著降低,强迫症状严重程度从 “中度” 下降到 “轻度”。周建国自述生活变得轻松、充实,对健康问题有了更理性的认识。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推荐资讯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站内搜索:
新闻
下载
图库
FLASH
电影
商品
文章
分类信息
高级搜索
网站首页
|
从深渊到释放爱与光:心理咨询师夏伟的生命重建之路
|
性格重塑
|
全息系统心理咨询
|
心理成长
|
心理咨询师夏伟
|
咨客反馈
|
咨询流程
|
WAP
微信362890071
鄂ICP备2022012149号-1
电话18163542930
QQ362890071
2004年开始二十年面询电话咨询工作,咨询经验上万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