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烈害怕脏的反复清洗的强迫症 |
时间:2025-05-31 11:20:22 来源: 作者: |
一、案例背景 陈女士,女,45岁,已婚,两个孩子,是一名家庭主妇。因长期受“污染”恐惧的困扰,伴随反复的清洗和回避行为,导致日常生活严重受限,家庭关系紧张,睡眠质量差,寻求心理咨询帮助。自述症状持续约10年,近两年明显加重。 二、主诉及详细描述 陈女士自述大约在10年前,一次在接触到她认为“脏”的物体后,感到强烈的焦虑和不安,并反复清洗双手,直到她认为“干净”为止。从那以后,她开始对自己的周围环境中的“污染”越来越敏感,总是担心自己会接触到“脏”的物体,害怕被“污染”。她经常花费大量时间清洗双手、身体、衣物和家居用品,直到她认为它们足够“干净”。例如,她每天要花数小时洗手,每次都要用大量的肥皂和清水反复清洗,直到手部皮肤发红、脱皮。她还经常清洗家具、地板、门把手等,担心它们会被“污染”。在外面,她尽量避免接触公共设施,如门把手、电梯按钮等,如果不得不接触,她会感到非常焦虑,并会在回家后立即进行长时间的清洗。 除了反复清洗外,陈女士还表现出明显的回避行为。她尽量避免去人多的地方,如超市、商场等,因为她担心自己会被“污染”。她也尽量避免与家人进行身体接触,因为她担心自己会把“污染”带给家人。这种对“污染”的过度恐惧...水平逐渐降低,对“污染”的耐受性也逐渐提高。 暴露与反应阻止疗法: 咨询师与陈女士一起制定了一系列的暴露等级,从低到高,逐步让她接触她恐惧的“污染”情境,并在暴露过程中阻止她进行清洗等强迫行为。例如,最初的暴露可能是让她触摸自己认为“不太脏”的物体,然后逐渐过渡到触摸她认为“非常脏”的物体。在暴露过程中,咨询师引导陈女士运用放松技巧和认知重构技巧来应对焦虑情绪。 六、咨询效果 经过16周,每周一次,每次90分钟的咨询,陈女士的强迫症状有了明显的改善。她报告说,她的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减少了约75%,焦虑水平也明显降低。她的日常生活逐渐恢复正常,能够进行一些以前不敢做的活动,如去超市购物、与家人进行身体接触等。她的家庭关系也得到了改善,睡眠质量也有了明显的提升。 七、后续跟进 咨询师定期对陈女士进行电话随访,了解她的情况,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 |
|
|
推荐资讯 |
栏目热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