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强迫症 > 强迫症案例

校园欺凌引发的强迫症心理咨询案例

时间:2025-05-31 10:36:30  来源:  作者:

校园欺凌引发的强迫症心理咨询案例

一、来访者基本信息


吴悠(化名),15 岁,初三女生,就读于普通中学。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由爷爷奶奶抚养长大。性格内向腼腆,在班级中存在感较低。因长期遭受校园欺凌,近一年出现明显强迫症状,由班主任建议、爷爷奶奶陪同前来咨询。

二、主诉与现病史


吴悠低着头,声音颤抖地向咨询师倾诉:“我总是觉得自己身上有脏东西,或者衣服穿得不对,会被别人嘲笑。每天要照镜子几十次,反复整理头发、检查衣服有没有褶皱,洗手也要洗很久,不这样做就浑身不舒服,现在上课都没办法集中注意力了。”
在学校里,吴悠的强迫行为严重干扰学习。每节课课间,她都会跑到洗手间,对着镜子仔细检查自己的仪容仪表。她会反复调整刘海的位置,确保没有一根头发翘起;拉平校服上的每一处褶皱,即使已经平整,仍不放心地多次抚摸;还会凑近镜子,检查脸上是否有污渍,甚至用湿巾轻轻擦拭。这个过程往往会持续整个课间,导致没有时间准备下节课的学习用品,时常手忙脚乱。
洗手时,吴悠有着严格的流程。先用洗手液在手上揉搓出丰富泡沫,从指尖到手腕反复揉搓,每个指缝都要认真清洁,同时在心里默数 100 下,才用清水冲洗。冲洗后,她会用干净的纸巾擦干,再检查一遍手上是否还有泡沫残留,若有一点痕迹,就会重新洗一遍。由于过度洗手,她的双手皮肤变得干燥粗糙,甚至出现了裂口。
不仅如此,吴悠对自己的言行也开始产生强迫性反思。与同学简单对话后,她会在脑海中反复回想自己说过的每一句话,担心语气不对或用词不当引起他人反感。这种强迫思维让她越来越害怕与人交流,逐渐将自己封闭起来,原本就不多的朋友也慢慢疏远了她。

三、既往史与个人成长史


吴悠从小与父母聚少离多,爷爷奶奶虽疼爱她,但文化程度不高,只能照顾她的生活起居,缺乏情感沟通。进入初中后,因性格内向、穿着朴素,她成为了校园欺凌的对象。同班几个调皮的同学经常对她冷嘲热讽,给她起难听的外号,甚至故意在她的书本、文具上涂鸦。吴悠因害怕不敢告诉老师和家长,只能默默忍受,内心的恐惧和委屈不断积累。久而久之,她开始通过反复检查自身形象和行为的方式,试图避免被他人嘲笑,强迫症状也随之逐渐加重。

四、心理评估与诊断


咨询师在与吴悠交流时,发现她眼神躲闪,回答问题时小心翼翼,肢体动作拘谨,表现出明显的自卑和不安。使用儿童青少年焦虑量表(SCARED)、青少年抑郁量表(PHQ - 9)和耶鲁 - 布朗强迫量表(Y - BOCS)对她进行测评,结果显示,吴悠在焦虑、抑郁、强迫症状等因子上得分均显著高于常模,Y - BOCS 评分表明其强迫症状达到中度水平。结合 DSM - 5 的诊断标准,综合判断吴悠患有强迫症,主要表现为强迫性自我检查行为,同时伴有焦虑和抑郁情绪。

五、咨询目标

  1. 短期目标:缓解吴悠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减少强迫性自我检查行为的频率和时间,帮助她能够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学习。
  1. 长期目标:帮助吴悠处理校园欺凌带来的心理创伤,重建自信和积极的自我认知,改善人际交往能力,以健康的心态面对学习和生活。

六、咨询过程

第一阶段:建立关系与评估诊断(第 1 - 2 次咨询)


首次咨询,咨询师以亲切温和的态度迎接吴悠,营造安全舒适的咨询环境。通过耐心倾听和真诚的共情,让吴悠感受到被尊重和理解,逐步放下防备,建立起信任关系。在交流中,详细了解她的症状表现、校园生活情况以及成长经历。第二次咨询时,运用专业心理测评工具进行全面评估,明确诊断结果,并向吴悠及其爷爷奶奶解释强迫症的相关知识,消除他们对疾病的误解和恐惧,增强治疗信心。

第二阶段:创伤处理与行为干预(第 3 - 8 次咨询)


这一阶段采用整合疗法。首先运用叙事疗法,引导吴悠讲述校园欺凌的经历,帮助她重新审视这段创伤,将内心压抑的情绪释放出来。通过咨询师的引导和分析,让吴悠认识到被欺凌不是她的错,帮助她摆脱自责和自我否定的心理。
在行为干预方面,采用暴露与反应阻止(ERP)技术。与吴悠共同制定计划,逐步减少自我检查行为的频率。例如,从将课间照镜子的次数从 5 次减少到 3 次开始,当她出现想要检查的冲动时,指导她进行深呼吸、正念冥想等放松训练,转移注意力,打破强迫行为的循环。同时,教授她一些人际交往的技巧,鼓励她主动与友善的同学交流,重建社交信心。
此外,与学校老师沟通,反映吴悠的情况,督促学校采取措施制止校园欺凌行为,为吴悠创造安全的学习环境。

第三阶段:巩固与结束阶段(第 9 - 10 次咨询)


咨询后期,与吴悠一起回顾整个咨询过程,总结她取得的进步,强化新建立的认知和行为模式。帮助她认识到自己的内在力量和优势,鼓励她在今后遇到困难和压力时,运用学到的方法自我调节。同时,制定应对强迫症状复发的预案,增强她独立应对问题的能力。最后,进行咨询结束的处理,表达对她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期待她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七、咨询效果评估


经过 10 次咨询,吴悠的强迫症状明显改善。强迫性自我检查行为大幅减少,课间照镜子次数基本控制在 1 - 2 次,洗手时间也恢复正常。她能够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学习,成绩有所提升。焦虑和抑郁情绪显著缓解,开始主动与同学交流,交到了新朋友。再次进行 Y - BOCS 测评,其评分明显降低,强迫症状严重程度从 “中度” 减轻至 “轻度”。吴悠的性格变得开朗了许多,对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充满期待,爷爷奶奶也欣慰地看到了她的变化。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推荐资讯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