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青少年因学业压力产生的强迫计数行为 |
时间:2025-05-31 09:13:54 来源: 作者: |
青少年因学业压力产生的强迫计数行为 来访者基本信息 张明(化名),16 岁,高一学生。父母均为教师,对他的学业成绩期望极高。性格内向,学习勤奋,但成绩波动较大,近期因强迫症状影响学习,由父母陪同前来咨询。 主诉与现病史 张明主诉:“我写作业和看书时,总是忍不住数字数、行数,不数就感觉心里不安,而且数错了就要重新数,特别浪费时间,现在学习成绩越来越差,我很着急。” 学习过程中,他每读完一段文字,就要数一下字数,若字数为奇数,就会觉得 “不吉利”,必须重读该段并重新计数。做数学题时,会数题目中的条件数量、步骤数量,若计数出现错误,就会擦掉答案重新计算。这种强迫计数行为使他完成作业的时间比其他同学多出数倍,经常熬夜学习,睡眠不足,导致第二天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成绩下滑明显。 既往史与个人成长史 张明从小在父母严格的教育下成长,父母将他的学习成绩视为头等大事,考试成绩稍有不理想就会受到批评。进入高中后,课程难度增加,他感到学习压力巨大,为了保证学习质量,逐渐出现强迫计数行为,试图通过这种方式获得对学习的掌控感。 心理评估与诊断 通过与张明及其父母交流,结合儿童青少年焦虑量表(SCARED)和 Y - BOCS 测评,诊断张明患有强迫症,强迫症状主要表现为计数强迫,程度为中度,同时伴有一定程度的焦虑情绪。 咨询目标 短期目标:减少张明学习中的强迫计数行为,提高学习效率,改善睡眠质量。 长期目标:帮助张明缓解学业压力,调整不合理的学习观念,建立健康的学习心态和行为模式。 咨询过程 前 2 次咨询,咨询师与张明建立良好的关系,了解他的症状和内心感受,同时与父母沟通,强调家庭支持的重要性。 第 3 - 8 次咨询运用行为疗法和家庭治疗相结合的方式。针对强迫计数行为,制定逐步减少计数频率的计划,采用替代行为训练,如当出现计数冲动时,改为进行 30 秒的冥想放松。与父母协商调整教育方式,减少对成绩的过度关注,给予张明更多鼓励和支持。 最后 2 次咨询进行效果巩固,帮助张明总结应对强迫症状的方法,增强自我管理能力,同时指导父母如何持续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咨询效果评估 经过咨询,张明的强迫计数行为明显减少,完成作业的时间大幅缩短,睡眠质量得到改善。在学校的考试成绩也有所回升。再次测评显示,其强迫症状和焦虑情绪均有显著缓解,学习心态更加积极,能够以更轻松的状态投入学习。 |
|
|
推荐资讯 |
栏目热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