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家庭教育 > 家长心理课堂

做孩子的心理医生

时间:2025-02-27 20:22:09  来源:  作者:

第二篇 方法总比问题多——孩子的常见问题及心理调适 第二章 小学阶段孩子常见问题及心理调适(10)

    我感到茫然无措,在学校里我没有什么朋友,偶尔我也会开怀大笑一下,但基本上我是非常压抑的,难道我是得了什么病?在伤心时,没有一个人给我哪怕一个温暖的眼神,我讨厌死了这样的生活。谁能告诉我,我该怎么做?

    专家解析

    这封充满压抑与忧郁意味的信,让我感觉沉重,沉重的不是他父母离婚这件事本身,而是由此给孩子带来的伤害。在现代社会,单亲家庭越来越多,每年大约有150万对夫妻离婚。“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夫妻不和,离婚并没有错,错的是不应该对孩子造成伤害。我们不难发现,单亲家庭中的孩子由于得不到全面的爱而变得孤独自闭,胆小畏缩,生活在压抑的情绪中不能释放;也有的孩子因生活在父母双方的仇恨和谩骂中而变得性格暴躁,悲观厌世,由此发展成为问题少年而走上犯罪道路;有的孩子因父母离异而对爱情和婚姻产生恐惧,进而对整个人生产生怀疑,生活在一种深深的危机感中,从而不幸福。

    所以父母要爱护自己的婚姻,非离婚不可时也要想办法努力把这种伤害降到最低。不同层面的孩子对父母离婚会有不同的心理反应,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以帮助孩子更好更快地走出父母离婚的阴影。

    1.婴幼儿时期

    这个时期的孩子,虽然还不太会说话,但他们的心理还是非常敏感的,能觉察到周围人和环境的改变。因此对这个时期的孩子,大人的生活作息尽量不要有大的变动。如果非改变不可,也要循序渐进让他们慢慢适应,尽量避免大变动给他们带来困扰。

    2.幼儿园时期

    这个年龄层的孩子,是想象力高度发展的时期。他们常常分不清哪些是真实的,哪些是想象的,所以往往会认为是由于自己不懂事惹父母生气,父母才离婚的,他们往往把责任归咎于自己而陷入深深的自责之中,对于这个时期的孩子,必须告诉他们,父母离婚是大人之间的事,与他们无关。

    3.小学阶段

    这时是孩子最无法接受父母离异的年龄,所以他们受到的伤害也最大。首先,他们此时不能像小时候那样用想象来安慰自己;另外,他们还不够成熟到有能力驾驭自己焦虑、恐惧的情绪。尤其是当继母或继父或新的兄弟姐妹闯入家里时,他们更感到恐惧和担忧,唯恐失去大人的爱,这时大人要反复地告诉他,你永远是他的爸爸或妈妈,你会永远爱他。这时让他们有安全感,体会到温暖和爱是非常重要的。

    4.中学阶段

    这时的孩子,已经能够明白事物的变化是正常的,但他们还是无法摆脱不良情绪的困扰。亲情的不完整,加上青春期的焦虑与困惑,会让他们陷入深深的苦恼之中,进而怨恨、仇视父母,恨他们怎么自私地抛弃了自己。所以对这个时期的孩子,父母最好齐心合力,制定一个科学的教育方法。切忌相互埋怨,给孩子心里埋下仇恨的种子。

    生活在单亲家庭中的孩子,人格和心理一定会出现问题吗?

    据国外的心理学家统计,35%的诺贝尔奖获得者都出自单亲家庭,54%的美国总统和英国首相出自单亲家庭,比如:林肯、丘吉尔、克林顿……可见,单亲家庭的孩子不仅有容易出问题的一面,更有容易成才的一面。中国历史上也有许多出自单亲家庭的伟大人物,孔子、孟子都是出自单亲家庭。单亲家庭的孩子为什么容易成才呢?

    首先,单亲家庭中,大人要加倍地为生计奔波,往往没有时间照顾孩子,孩子被迫要独立去面对许多事情,在这种情况下,有利于他们独立性格的养成,而独立性是成才的一个重要条件。

    其次,单亲家庭一般都不太富有,孩子过早地承担生活的压力,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所以他们更成熟,更有责任感。

    再次,单亲家庭中的孩子由于很早就从生活中体验到挫折和失败,所以更加坚韧、坚强,也能刻骨铭心地体会到“失败是成功之母”的道理,所以也更有百折不挠的毅力,这种品质是成功的重要保证。

    对于单亲家庭,我们要一分为二地看,单亲家庭既有消极的方面,也有积极的方面。在欧美,有很多单亲家庭的孩子很幸福、很成功,没有出现任何问题。我们的传统是容易给一个事物下定义,久而久之,形成一个思维定式,认定了单亲就是不幸的,单亲的孩子肯定会出问题。由于这种思维,本来可以健康成长的孩子都变得不正常了。实际上,无论是单亲的孩子,还是正常孩子,关键在于我们怎样对待和看待。建立现代的观念,走出思维的误区很重要。

    对于单亲孩子,父母不能让孩子缺少关爱,也不能溺爱孩子。父母怎样做才能将对孩子的伤害降到最低点呢?

第二篇 方法总比问题多——孩子的常见问题及心理调适 第二章 小学阶段孩子常见问题及心理调适(11)

    专家支招

    1.夫妻共同制定教育孩子的原则

    夫妻离婚是大人之间的事情,孩子是无辜的,所以无论你有多仇恨对方,也要压制怨恨,与对方制定一个共同教育孩子的原则。不要让孩子去仇视另一方,更不要断绝孩子与另一方的交往,孩子是否会受伤的关键在于父母婚后是否能以友善、谅解的态度共同爱孩子。所以,父母可以达成协议,允许孩子与另一方相聚,比如要求对方每周陪孩子一天,带孩子去看姥姥、姥爷或爷爷、奶奶等,让孩子感受到充分的爱。同时要尽量给孩子一个积极向上的面貌,这对孩子的精神状态会产生巨大的积极影响。

    2.告诉孩子父母离婚的事实

    许多家长害怕离婚会给孩子带来创伤,用谎言的方式欺骗孩子,隐瞒离婚事实。实际上,孩子们都很敏感,他们早晚会知道,再说孩子的心理也并非像我们想象的那么脆弱,坦白告诉他比隐瞒更好。法律上也有规定,他们有权利知道父母离婚的事实,也有权利表达个人看法和做出自己的选择。父母离婚后,孩子有权利选择由哪一方抚养。不可否认,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父母告诉孩子时尽量平静客观一些,不要带上个人情绪。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推荐资讯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