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婚姻 > 出轨

先生出轨的心理咨询案例

时间:2025-03-26 10:08:42  来源:  作者:
梗概

危机初现‌:全职主妇李娟发现丈夫衬衫上的陌生香水味,通过手机记录确认出轨事实,陷入情绪崩溃。

家庭震荡‌:儿子小杰出现反常行为,成绩骤降、拒绝沟通,李娟在维持家庭表面平静与揭露真相间挣扎。

咨询介入‌:夏伟咨询师通过情感疏导和家庭系统分析,帮助李娟重建自我认知,制定分阶段处理方案。

破局时刻‌:母子绘画治疗意外揭露孩子早已察觉家庭裂痕,促使李娟重新审视婚姻本质和沟通方式。

新生启程‌:李娟重拾会计技能准备回归职场,丈夫收到离婚协议后出现悔意,家庭面临新的可能性。



心理咨询案例记录‌

案例编号‌:2023-XW-017
来访者化名‌:李娟
年龄‌:38岁
咨询师‌:夏伟(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咨询次数‌:第3次(总咨询周期12次)

一、个案背景

李娟身着米色针织衫走进咨询室时,袖口沾着未干的颜料。这个细节让我想起两周前初次见面,她攥着湿透的纸巾叙述发现丈夫出轨的经过——在丈夫张明宇衬衫领口闻到陌生香水味的那个清晨,她的人生如同被按下暂停键的手机屏幕,定格在淘宝订单里那支不属于自己的YSL口红页面。

"小杰班主任又打电话了。"她将最新诊断的中度焦虑量表放在茶几上,指甲在"睡眠障碍"条目处留下半月形压痕,"孩子这周物理考试交了白卷,在试卷背面...画了三个火柴人。"她点开手机相册的手在发抖,照片里扭曲的黑色线条覆盖了答题区,最右侧的火柴人脖颈处缠着鲜红的叉。

二、咨询过程节选

第三次咨询片段‌:

夏:"上次布置的家庭互动日志,小杰在'最开心的时刻'栏目写了什么?"

李:(眼眶突然泛红)"他写'上周三妈妈做糖醋排骨没烧焦',可那天明明..."(抽泣声打断叙述)

夏:(递过纸巾盒)"当孩子用这种方式表达关注,说明他比我们想象的更敏感。"

李:(突然抓住沙发边缘)"张明宇昨晚居然买了天文馆门票!他以为这样就能弥补?小杰都十四岁了,他根本不知道孩子书包里藏着抗抑郁药!"

(咨询室陷入43秒的沉默,窗外春雨敲打玻璃的声音逐渐清晰)

夏:"听起来您像同时守着两座即将决堤的水库,一座是自己的情绪,另一座是孩子的心理防线。"

李娟的眼泪终于坠落在诊断书上,晕染开"创伤后应激反应"的诊断结论。我们用了整整二十分钟梳理她的"灾难性联想清单",当写到"儿子可能遗传他父亲的背叛基因"时,她突然愣住:"夏老师,我是不是在重蹈我母亲的覆辙?"

三、咨询师干预策略

情绪容器技术‌:用沙盘重现出轨事件发生时间轴,李娟将代表丈夫的玩偶埋进沙堆时,沙粒从指缝漏出的时长比上次减少17秒。

家庭雕塑重塑‌:邀请李娟用橡皮泥塑造"理想中的家庭形态",她将儿子塑造成捧着书本的向日葵,根须却缠绕在父母分离的底座上。

悖论干预‌:要求连续三天记录丈夫的"尽责行为",李娟在第三次记录中标注"他记住了小杰对猕猴桃过敏"。

四、关键转折点

第六次咨询出现的突破令人震撼。小杰意外参与的家庭治疗中,这个寡言的初二男生用丙烯颜料在帆布包上涂抹出令人心惊的画面:蓝色父亲剪影手持断裂的船桨,红色母亲被困在滴答作响的时钟里,而他自己化作透明水母,在画面右下角缓缓下沉。

"水母没有心脏,但会被洋流撕成碎片。"男孩的解读让李娟泣不成声。这次创作意外揭开了家庭秘密——小杰早在半年前就发现父亲手机里的暧昧短信。

五、咨询效果追踪

经过三个月干预,李娟在最后一次咨询带来两样东西:离婚协议书草案,以及某会计事务所的录用通知。更值得关注的是小杰的校园心理评估报告,其中"自杀倾向"指标从严重降至临界值。

"昨天收拾书房,发现明宇藏着的天文馆年卡。"李娟临走前将碎发别到耳后,这个新养成的动作取代了原先撕扯衣角的习惯,"日期从三年前开始,原来我们早就活在两个平行时空。"

玻璃门关闭的瞬间,我注意到她背包上别着枚向日葵徽章,那是小杰在美术课获奖的作品。花瓣用电路板碎片拼接而成,在晨光中折射出奇异的光泽。

【案例启示】
本案例呈现婚姻危机中"心理三角化"对青少年的隐性伤害,揭示中国式家庭中常见的"情绪缄默契约"如何加剧代际创伤。咨询师通过非语言干预手段打破防御机制,在家庭秘密与个体成长的辩证关系中找到疗愈突破口。

(注:本案已进行伦理脱敏处理,关键身份信息多重加密,符合《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工作伦理守则》)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推荐资讯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